[发明专利]地铁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监测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3756.5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5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石杰红;赵晨;张琼;仇培云;方建华;许巧祥;蔡德国;温克兵;宋跃均;马高峰;王克明;路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B35/12 | 分类号: | E01B35/12;G01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轨道 两侧 不规则 沉降 监测 装置 方法 | ||
1.地铁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地铁每天不同时间段的载重特性,将每天不同时间段分为若干个评价等级时间段;
由安装有监测装置的地铁列车车队连续测量并计算每节车厢的加速度数据,包括地铁列车每节车厢左、右两侧的加速度矢量及两侧加速度矢量夹角;
判断地铁列车车厢左、右两侧加速度矢量夹角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当某地铁列车某节车厢左、右两侧加速度矢量夹角大于第一阈值时,则判定相应地铁列车车厢在t时刻通过的位置存在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的可能;
判断所述地铁列车其他车厢通过此位置时的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当所述地铁列车超过半数车厢均在此位置出现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判定此位置存在疑似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现象,为疑似沉降点;
分析同一评价等级时间段内所有通过所述疑似沉降点的地铁列车,判断在所述疑似沉降点是否出现疑似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现象,当超过9成地铁列车在所述疑似沉降点存在疑似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现象,则判定所述疑似沉降点为待定沉降点;
分析在其他评价等级时间段内所有通过所述待定沉降点的地铁列车,判断在所述待定沉降点是否出现疑似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现象,当超过9成地铁列车在所述待定沉降点存在疑似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现象,则判定所述待定沉降点存在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地铁列车某节车厢左侧的加速度矢量为:
地铁列车某节车厢右侧的加速度矢量为:
地铁列车某节车厢左、右两侧加速度矢量夹角为:
其中,和分别为地铁列车某节车厢左侧加速度在x、y、z轴的矢量分量;和分别为地铁列车某节车厢右侧加速度在x、y、z轴的矢量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存在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现象的沉降点进行加速度分析,确定沉降更为严重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沉降更为严重的一侧,包括:
将存在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现象的沉降点定为确定沉降点,将所述确定沉降点左、右两侧加速度方向分别与所述确定沉降点前后L m轨道所测的加速度方向进行比较,其中L为正数;
当某一侧的加速度与前后轨道所测加速度方向差异大于第二阈值时,判定该侧出现沉降;
当左、右两侧加速度与前后轨道所测加速度方向差异均大于第二阈值时,则差异较大的一侧为沉降更为严重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阈值为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天7:00-9:00和17:00-19:00的时间段为第一评价等级,12:00-14:00的时间段为第二评价等级,其他时间段为第三评价等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轨道两侧不规则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有监测装置的地铁列车车队编号分别为M1、M2、…、MS,每列地铁列车的车厢编号为i1、i2、…、iN(i=1,2,…,S),地铁列车每节车厢所测加速度数据存储在编号为Ms,n(s=1,2,…,S;
n=1,2,…,N)的存储单元内,s代表列车号,n代表车厢号,S和N均为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37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防滑垫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