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采样点大气可溶盐沉积率规范采样操作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4207.X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9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高智悦;姜波;樊志彬;李辛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6Q10/10;G06Q5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宋海海 |
地址: | 250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 大气 可溶 沉积 规范 操作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采样点大气可溶盐沉积率规范采样操作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网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建立即时通讯审核体系,为现场采样人员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解决了采样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时间经验不足,更换频繁的问题,从而可以实现分散采样点的采样过程同时审核,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采样人员不需要增加投资,降低了运维成本;使得采样操作更加规范,通过实施管控采样过程,及时发现和排除干扰因素,保证采样准确性,确保了采样质量;建立健全大气采样质量保证体系,能够有效保证所有采集样品的代表性从而保证了大气可溶盐沉积率测定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时远程管控多采样点大气可溶盐沉积率规范采样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气降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气颗粒物沉降在材料、部件、设备表面,在潮湿环境中,降尘中的可溶盐将加速材料腐蚀,导致材料性能下降,进而引起安全隐患。此外,在潮湿环境中,沉积在电网设备外绝缘部件表面的大气可溶盐会导致外绝缘部件表面形成一层导电水膜,降低外绝缘部件的绝缘性能,导致污闪。因此,准确检测大气可溶盐沉积率,对于评价及预测大气腐蚀性以及电网运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为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首先要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只有在样品真实有效的前提下,检测数据才有意义。若采集的样品失去代表性,容易获得无效数据进而得出错误结论,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所以,采集有代表性样品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关系到试验成败。目前,电网系统的大气可溶盐采样方法主要采用被动采样法,即将采样器放置在采样点一段时间后,回收采样器,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深入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大气可溶盐与气象环境的相关性,通常需要同时布置多采样点进行同步采样对比分析。受时间及人员限制,不同采样点的采样工作通常由不同采样人员完成。尽管对采样人员进行了培训,仍面临采样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操作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采样现场遇到紧急情况或非典型性干扰时,难以及时沟通反馈,造成采样效率低、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人经长期的技术与实践探索,提供一种即时远程管控多采样点大气可溶盐沉积率规范采样操作的方法及系统,其具有采样过程可远程管控、提高采样效率、保证采样过程完整性和准确性等优点,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具体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即时远程管控多采样点大气可溶盐沉积率规范采样操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根据采样需求生成采样业务单,将所述业务单分配给采样人员;
(2)基于即时通讯建立交流群组,便于全部采样人员与审核人员实时交流沟通和反馈;
(3)根据采样需求前往各采样地点开展采样工作,将相关信息上传至交流群组,审核并在交流群组中批复通过后,开始采样;
(4)记录采样过程并上传至交流群组,审核并在实时交流群中批复通过后,完成采样步骤;
(5)完成采样周期后,根据采样需求到达各采样地点,记录相关信息并在同时间段上传至交流群组,审核并在交流群组中批复通过后,开始收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采样和/或收样过程中,审核人员审核并批复通过后开展采样和/或收样工作,若审核不通过则停止采样和/或收样。在此情况下,审核人员批复如何修改,采样人员依据审核人员审核意见对采样和/或收样过程进行修改并及时反馈,直至审核人员再次审核通过,完成采样和/或收样过程。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及时反馈采样、收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规范采样行为,提高采样效率,为采样结果准确性奠定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4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