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拆装的电动冲击扳手及新能源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4441.2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6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段付德;陈诚;闵永亚;杨伟智;杨硕;薛佳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B21/02 | 分类号: | B25B21/02;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志平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新能源 汽车零部件 拆装 电动 冲击 扳手 汽车 | ||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拆装的电动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以及设于外壳体内的驱动机构、行星齿轮机构、动力传递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与行星齿轮机构相连,且能够驱动行星齿轮机构转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行星架轴以及与行星架轴固定连接的第二行星架;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击锤、凸轮和第一齿轮轴,所述击锤套于行星架轴外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凸轮固定于行星架轴端部,所述凸轮和击锤通过齿状结构相连,所述击锤端部设有两个第一凸块,所述第一齿轮轴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二凸块,另一端设有第三齿轮,所述击锤转动时,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撞击并持续接触,使第一齿轮轴转动;
所述第一齿轮轴与动力输出机构相连,且能够带动所述动力输出机构转动,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能够连接套筒扳手的第二传动轴;
所述凸轮通过第一螺钉安装于行星架轴的端部,所述击锤和凸轮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内齿和外齿;
所述弹簧套于行星架轴外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二行星架相贴,另一端与击锤相连;
所述动力输出机构还包括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的一端设有第四齿轮,另一端设有上齿块,第二齿轮轴的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轴的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安装于第二齿轮轴内部,所述第二传动轴外部设有凸轮构件,所述凸轮构件周边安装有从动块,所述从动块顶部设有与上齿块接合的下齿块,所述凸轮构件的外表面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安装于外壳体的限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拆装的电动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外壳和壳体,所述驱动机构、行星齿轮机构和动力传递机构安装于外壳内,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安装于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拆装的电动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相连的第一传动轴,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锂电池,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有第一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拆装的电动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还包括第一行星架以及设于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之间的两个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销钉与第一行星架及第二行星架相连,所述第一齿轮设于两个第二齿轮之间且与第二齿轮啮合,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外部设有齿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拆装的电动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端部穿过第一行星架后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与第一传动轴的开槽间安装有第一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拆装的电动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击锤和第一齿轮轴外部安装有衬套,所述第一齿轮轴的台阶面上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表面安装于外壳体的台阶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拆装的电动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轴的表面安装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外表面安装在外壳体内。
8.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拆装的电动冲击扳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44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企业特征预测中标概率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阻燃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