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铝合金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4667.2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0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柳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玉军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5;H01B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许亚峰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铝合金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铝合金电缆,具体涉及电缆领域,包括电缆线外套管机构,电缆线外套管机构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内管圈防护型缓冲机构,电缆线外套管机构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外管圈防护型支撑机构;电缆线外套管机构包括支撑型防护外管中轴。本发明通过设置了内管圈防护型缓冲机构,双弧面支撑气囊袋的阻燃型绝缘气体腔对稀土型铝合金式电缆内线达到气压支撑的作用,弹性绝缘弧形支撑杆通过球形橡胶顶块对相应的两个第一中置双弧面支撑橡胶板形成支撑的状态,同时稀土型铝合金式电缆内线其内部的阻燃型气体可以对稀土型铝合金式电缆内线形成阻燃的作用,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铝合金电缆。
背景技术
稀土元素非常活泼,极易与气体(如氢)、非金属(如硫)及金属作用,生成相应的稳定化合物,稀土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常见的金属如铅、镁等,在这些金属中的固溶度极低,几乎不能形成固溶体,一般认为,稀土元素加入到铝合金中可起到微合金化的作用,此外,它与氢等气体和许多非金属有较强的亲和力,能生成熔点高的化合物,故它有一定的除氢、精炼、净化作用,同时,稀土元素化学活性极强,它可以在长大的晶粒界面上选择性地吸附,阻碍晶粒的生长,结果导致晶粒细化,有变质的作用。
稀土铝合金电缆一般用于高端和重工业建筑业建设上与设备上进行使用,较多数的电缆管线体积较为庞大,在对线管进行维修与拆装时,由于该种电缆线造价较高,一旦出现损坏,一方面影响整体设施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会加重整体的造价浪费,所以不利于实际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稀土铝合金电缆,通过设置了内管圈防护型缓冲机构,双弧面支撑气囊袋的阻燃型绝缘气体腔对稀土型铝合金式电缆内线达到气压支撑的作用,弹性绝缘弧形支撑杆通过球形橡胶顶块对相应的两个第一中置双弧面支撑橡胶板形成支撑的状态,同时稀土型铝合金式电缆内线其内部的阻燃型气体可以对稀土型铝合金式电缆内线形成阻燃的作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稀土铝合金电缆,包括电缆线外套管机构,所述电缆线外套管机构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内管圈防护型缓冲机构,所述电缆线外套管机构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外管圈防护型支撑机构;
所述电缆线外套管机构包括支撑型防护外管中轴,所述支撑型防护外管中轴的两侧分别超声波焊接有第一半圆状限位外管罩与第二半圆状限位外管罩,所述内管圈防护型缓冲机构包括双弧面支撑气囊袋,所述双弧面支撑气囊袋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双弧面支撑气囊袋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半圆状限位外管罩与第二半圆状限位外管罩的内壁,所述双弧面支撑气囊袋的内腔开设有阻燃型绝缘气体腔,所述阻燃型绝缘气体腔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弧形橡胶绝缘贴合弧板,所述第一弧形橡胶绝缘贴合弧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弧形橡胶绝缘贴合弧板,所述第一弧形橡胶绝缘贴合弧板与相邻的第二弧形橡胶绝缘贴合弧板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中置双弧面支撑橡胶板,所述第一中置双弧面支撑橡胶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相应的两个所述第一中置双弧面支撑橡胶板之间均支撑有弹性绝缘弧形支撑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半圆状限位外管罩与相邻的第二半圆状限位外管罩均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双弧面支撑气囊袋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半圆状限位外管罩和第二半圆状限位外管罩呈一体式连接制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弧形橡胶绝缘贴合弧板与相邻的第二弧形橡胶绝缘贴合弧板均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弹性绝缘弧形支撑杆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多个相邻的所述弹性绝缘弧形支撑杆均沿支撑型防护外管中轴的轨迹呈等距直线排布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中置双弧面支撑橡胶板的内部开设有中置缓冲气孔,所述中置缓冲气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中置缓冲气孔的一侧设有第二中置双弧面支撑橡胶板,所述第二中置双弧面支撑橡胶板固定安装在相应的两个第一弧形橡胶绝缘贴合弧板与第二弧形橡胶绝缘贴合弧板之间,所述第一中置双弧面支撑橡胶板与相邻的第二中置双弧面支撑橡胶板均呈一一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玉军,未经柳玉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4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通路安全通信方法、装置、车端、设备端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合金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