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响应致动器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4955.8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7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邓元;吴思程;张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3G7/06 | 分类号: | F03G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刘丰;熊敏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响应 器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响应致动器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智能传感响应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多重刺激响应致动器件,依次包括nafion薄膜层,石墨烯层,和PDMS层。本发明的对湿度准确响应致动器件,依次包括nafion薄膜、单层PI、双层PI和PET。本发明的多重刺激响应致动器件,能够实现对热、电和湿度的多重刺激地响应致动;本发明的对湿度准确响应致动器件,能够实现对湿度的准确响应,可应用在无源湿度传感器中,制备方法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传感响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刺激响应致动器件、对湿度准确响应致动器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湿度响应致动器的种类比较多,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壳聚糖、聚吡咯、聚乙烯醇等,目前的材料基本上能实现多种形变。nafion薄膜对于湿度存在快速的响应,同时耐久性高,相较于以上应用于湿度响应制动器的材料具有易获取、循环寿命好、稳定性高的优点。但是目前基于Nafion薄膜的湿度致动器的报道目前还较少。2018年东华大学发表了《基于分子通道驱动的变形-变色多功能致动薄膜》(“Molecular-ChannelDriven Actuator withConsiderations for MultipleConfigurations and Color Switching”),发表于《自然》(Nature)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8/s41467-018-03032-2),公开了一种基于nafion薄膜与PET的双层结构乙醇蒸汽响应致动材料,能够响应乙醇蒸汽和水蒸气,并发生形变;但是,文中并未测试该双层致动材料在不同湿度下响应形变情况,同时该复合材料也不存在多重刺激的响应。
柔性智能材料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对于响应的速度、准确度,多重刺激响应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目前的致动器活性层主要为石墨烯、MXene、纸基等材料,在多次的吸水脱水过程中材料稳定性不够,同时吸水量难以控制,因此目前报道的绝大部分湿度响应材料,对于湿度的响应准确性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响应致动器件、制备方法及应用,能够实现对热、电和湿度的多重刺激地响应致动,实现对湿度的准确响应,可应用在无源湿度传感器中,制备方法简便。
具体地说,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重刺激响应致动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双面PI胶带粘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再将nafion薄膜粘贴在双面PI胶带上;
将单面PI胶带粘贴在所述nafion薄膜上,并覆盖整个载玻片,将其放置在二氧化碳激光器中,通过激光在单面PI胶带上得到PI激光致石墨烯层;
通过旋涂方式将PDMS均匀地涂敷在所述PI激光致石墨烯层上,形成粘附在载玻片上的复合材料薄膜;所述PDMS由PDMS的主剂和固化剂混合,静置除去气泡后得到;
将得到的复合材料薄膜进行干燥,将nafion薄膜、PI激光致石墨烯和PDMS三层结构的复合材料从双面PI胶带上揭下,得到多重刺激响应致动器件。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激光得到PI激光致石墨烯层的激光加工速度为100~300mm/s,加工功率为7.5~9.5瓦;所述通过旋涂方式将混合后的PDMS均匀地涂敷在PI激光致石墨烯层上的旋涂转速为400~5000rpm。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重刺激响应致动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双面PI胶带粘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再将nafion薄膜粘贴在双面PI胶带上;
将石墨烯水溶液沉积在nafion薄膜上,待其干燥形成石墨烯层;
通过旋涂方式将PDMS均匀地涂敷在所述石墨烯层上,形成粘附在载玻片上的复合材料薄膜;所述PDMS由PDMS的主剂和固化剂混合,静置除去气泡后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49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