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5567.1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蜡宝;费越;吕嘉煜;涂学凑;康琳;吴培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9/02 | 分类号: | H01L39/02;H01L39/08;H01L31/0232;H01L31/0352;H01L31/09;G01J1/42;G01J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康翔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拓扑 优化 导纳 米线 光子 探测器 | ||
1.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子晶体一、光子晶体二、超导纳米线和介质衬底,光子晶体一和光子晶体二由不同介质交替层叠构成,交替顺序相反,二者相贴合,在接触面构成拓扑保护界面,相贴合的两个接触层构成共振腔,超导纳米线镶嵌于拓扑保护界面,介质衬底与光子晶体一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拓扑优化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晶体一和光子晶体二的厚度可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拓扑优化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的厚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可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拓扑优化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纳米线的几何结构可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拓扑优化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晶体一采用PECVD技术制备,所述光子晶体二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制备,光子晶体一和光子晶体二由数层TiO2和SiO2交替层叠构成,接触层采用SiO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拓扑优化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介质衬底采用二氧化硅或蓝宝石或硅或MgO,厚度为500微米,超导纳米线采用NbN或MoSi或WSi,形状为蜿蜒的光栅,宽度为60~200纳米,厚度为5~10纳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55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阵列的设计
- 下一篇:一种物料装盒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