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控摩擦阻尼减隔震球型支座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5810.X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重阳;王守仁;王高琦;张建鹏;孙秀怀;周超;刘文龙;阳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57 | 代理人: | 丁修亭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阻尼 减隔震球型 支座 | ||
1.一种电控摩擦阻尼减隔震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支座板;
上支座板,位于下支座板正上方;
摩擦总成,上支座板借由该摩擦总成支撑在下支座板上,该摩擦总成至少具有一个球型摩擦界面,摩擦总成的所有摩擦界面所适配润滑剂为具有电滞效应的润滑剂;
震动检测装置,安装在下支座板上;
控制器,输入连接所述震动检测装置,以输入震动强度;
主电路,配置在该主电路上的功率调整器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以根据震动强度调整主电路的输出功率,且该主电路连接至形成摩擦界面的摩擦构件上;相应地,摩擦构件相对于摩擦界面的背侧具有绝缘层或为绝缘材质,若摩擦构件为绝缘材质时,该摩擦构件内嵌有与所述主电路连接的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摩擦阻尼减隔震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板具有下球窝,上支座板具有与下球窝对位的上球窝;
相应地,所述摩擦总成包括:
球冠衬板,具有与上球窝配合以形成上界面的上球面和与下球窝配合以形成下界面的下球面,而形成双球型摩擦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摩擦阻尼减隔震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球型摩擦界面由对磨的曲面钢板和曲面聚四氟乙烯板形成;
其中,曲面钢板至少背离球型摩擦界面的表面具有绝缘层,曲面聚四氟乙烯板则内嵌有导电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摩擦阻尼减隔震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曲面聚四氟乙烯板与曲面钢板配合的表面开有沟槽,以容置部分润滑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摩擦阻尼减隔震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沟槽的开槽方向与球型摩擦界面的设计转动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摩擦阻尼减隔震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适配于上球窝的上球型摩擦界面中的上曲面钢板固定在上球窝内;
适配于下球窝的下球型摩擦界面中的下曲面聚四氟乙烯板固定在下球窝内;
相应地,上球型摩擦界面中的上曲面聚四氟乙烯板和下球型摩擦界面中的下曲面钢板固定在球冠衬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电控摩擦阻尼减隔震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球冠衬板上开有孔道,所述主电路借由该孔道所穿设的电缆与相应的安装在球冠衬板上的摩擦构件连接;
相应球窝处则设有环形的电极,安装在球窝处的摩擦构件借由该电极与主电路连接,相应地,该电极与球窝共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摩擦阻尼减隔震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围绕每个摩擦界面均设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摩擦阻尼减隔震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同时与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连接的抗剪装置,在该抗剪装置被剪断前,所述减隔震球形支座构成固定支座;
相应地,所述主电路配有开关电路,并相应配有检测抗剪装置是否被剪断的传感器,该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器则输出连接所述开关电路,以在抗剪装置被剪断前,主电路处于开路状态,抗剪装置被剪断时,主电路闭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摩擦阻尼减隔震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还配有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蓄电池,以向所述主电路、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元器件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58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