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冷式锂电池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6127.8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4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涂谱顺;薛利峰;朱建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35;H01M10/6551;H01M10/6567;H01M50/204;H01M50/242;H01M50/503;H01M50/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袁林涛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芜湖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冷式 锂电池 模组 | ||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式锂电池模组,包括液冷管道,所述液冷管道包括进液口、出液口以及连通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支管道,所述进液口通过液体冷却装置与所述出液口相连,所述进液口处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将从所述液体冷却装置中冷却完毕的液体重新泵至所述容置仓内的液冷管道中。多个锂电池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冷式锂电池模组,通过在液冷管道的入液口设置推动冷却液体流动的水泵,加速了冷却液体在液冷管道内的流动速度,再通过单独的液体冷却装置将冷却液体更快的冷却,从而可以将锂电池芯产生的热量更快的带走,提高了锂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式锂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电动车逐渐成为锂电池的第一大需求产业。由于锂电池生产厂家在技术上的革新,人们对锂电池的需求仍会不断增长,锂电池行业发展前景较好,锂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使用寿命等优点率先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3C数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锂电池在充电或者持续性供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电池的温度升高,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引起爆炸,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模组通常采用液冷板的方式为电池芯降温,将多片液冷板贴紧电池模组,利用液冷板内的液体带走热量。
但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液冷式电池模组为了节省电池包的空间,不得不缩减液冷板的体积,且液冷板内的液体仅仅依靠自循环的方式将液体的热量排出,排热能力有限,在电池芯短时间内产生大规模的热量时很容易导致散热不良,从而降低了锂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冷式锂电池模组,以提高锂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式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底座以及盖板,所述底座的四周凸起形成周壁以及周壁围成的容置仓;
液冷管道,连通设置于所述容置仓内,所述液冷管道包括进液口、出液口以及连通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支管道,所述进液口通过液体冷却装置与所述出液口相连,所述进液口处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进液口处的外侧壁通过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将从所述液体冷却装置中冷却完毕的液体重新泵至所述容置仓内的液冷管道中,相邻的支管道围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垫片,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置有缓冲导热垫片;
多个锂电池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锂电池芯的顶部设置有电池极,所述电池极包括正极和负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液冷式锂电池模组还包括汇流排,所述汇流排包括多个第一汇流排和两个第二汇流排,所述第一汇流排连接相邻两锂电池芯的不同性的电池极,以将所述容置仓内的所有锂电池芯按照正、负极的连接顺序连接为一个串联电路,所述第二汇流排设置于所述串联电路的两个端口,并从所述壳体中引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池芯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柱,所述液冷式锂电池模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有容置所述限位柱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板将位于同一排的锂电池芯固定在所述容置仓内。
具体的,所述限位板的两端为弯折状,并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锂电池芯与所述缓冲导热垫片密切接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热感应装置,所述热感应装置包括:
热传导材料,设置于所述出液口处的侧壁上;
导向槽,设置于所述热传导材料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6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