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硫化钨/锑化镓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6209.2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4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程子超;剪宇轩;宋秀峰;顾宇;陈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267 | 分类号: | H01L29/267;H01L29/80;H01L21/335;B82Y40/00;B82Y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硫化 锑化镓结型 场效应 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基于WS2/GaSb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N型WS2薄膜、P型GaSb纳米线、源电极、漏电极和栅电极;所述P型GaSb纳米线设于衬底的表面,所述源电极与漏电极设于P型GaSb纳米线表面的两端,所述N型WS2薄膜设于P型GaSb纳米线表面,且N型WS2薄膜位于源电极与漏电极之间,所述栅电极设于N型WS2薄膜的表面,且栅电极位于源电极与漏电极之间,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在衬底上制备P型GaSb纳米线;
步骤2,在PDMS上,制备N型WS2薄膜;
步骤3,将步骤2制备的N型WS2薄膜转移到步骤1制备的P型GaSb纳米线上;
步骤4,在步骤3制得的带有N型WS2薄膜和P型GaSb纳米线的衬底上制备源电极图形、漏电极图形和栅电极图形,并对源电极图形、漏电极图形和栅电极图形进行金属沉积后得到源电极、漏电极和栅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为SiO2、Al2O3、BN、SiNx或AlN衬底,或者在基底材料上沉积SiO2、Al2O3、BN、SiNx或AlN作为衬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型GaSb纳米线的厚度为1nm~50nm;所述的N型WS2薄膜的厚度为50nm~200nm;所述的源电极、漏电极和栅电极为Cr、Ti、Ni、Au、Pd、Pt、Ag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厚度为40nm~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衬底上制备P型GaSb纳米线的方法,具体为:将生长在玻璃衬底上的P型GaSb纳米线浸没在无水乙醇中浸没超声使其分散,将分散液滴在衬底表面,旋涂,即可在衬底表面获得所需的P型GaSb纳米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超声时间为10~15s;旋涂条件为600rpm旋涂8秒,2000rpm旋涂50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PDMS上制备N型WS2薄膜的方法,具体为:在载玻片的上表面贴附表面平滑的PDMS膜,并将通过机械剥离获得的带有N型WS2薄膜样品的胶带紧密粘附在PDMS膜上使N型WS2薄膜样品接触PDMS膜,取下胶带,N型WS2薄膜即附着在PDMS膜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N型WS2薄膜转移到P型GaSb纳米线上的方法,具体为:旋转载玻片,使载有N型WS2薄膜的PDMS膜朝向下,并将载玻片安装在三维位移平台上;通过显微镜观察,将N型WS2薄膜对准将要转移的目标,通过三维位移平台将PDMS膜逐渐靠近并使N型WS2薄膜接触P型GaSb纳米线,同时对衬底加热至80℃保持10min后逐渐升起载玻片,使N型WS2薄膜与PDMS膜分离,N型WS2薄膜压在P型GaSb纳米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型场效应晶体管,步骤4中,采用光刻技术、电子束曝光技术或激光直写技术的方法制备源电极图形、漏电极图形和栅电极图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型场效应晶体管,步骤4中,采用电子束蒸镀技术、热蒸镀技术、磁控溅射技术或脉冲激光沉积技术的方法进行金属沉积得到源电极、漏电极和顶栅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62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