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气不锈钢金属软管连接头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6470.2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0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戢丹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B23Q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不锈钢 金属软管 接头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气不锈钢金属软管连接头组装方法,该种天然气不锈钢金属软管连接头组装方法采用如下设备进行组装,该设备包括底座、固定装置和对位装置,所述的底座的下端与已有地面相连,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装置,本发明可通过旋转旋钮,使一号螺纹杆做旋转运动,一号螺纹杆与滑动板之间配合,使挤压板做直线相向运动,从而实现挤压板对软管进行挤压固定的功能,以免软管在进行连接头组装的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导致组装效果不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不锈钢金属软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不锈钢金属软管连接头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气金属软管是由波纹管、网套、接头三部分组成,其主体是波纹管,波纹管本身具有良好的挠性,且波纹管的纵向刚度和抗弯刚度小,由于制作软管主要零件的材料是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因而保证了软管优良的耐温性和耐蚀性,且软管的工作温度范围极广,为-196―600 度,且天然气金属软管使用的软管按管道所通介质的腐蚀性选择适用的不锈钢牌号,即可保证软管的耐蚀性,而天然气金属软管两端的连接一般是做成法兰连接的,法兰的材质采用碳钢和不锈钢,材质根据产品的使用位置决定,故在制作或者安装天然气金属软管时,需要将连接头与金属软管的两端进行组装并法兰连接,但是现有的天然气不锈钢金属软管连接头组装设备在将连接头与软管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1.在组装的过程中,软管易发生偏移,且在对软管进行固定的过程中,易由于对软管的挤压力度过大而使得软管发生凹陷,从而影响连接头与软管之间的组装效果;
2.现有的设备仅能够对一种尺寸大小的软管进行固定以及组装,且仅能够对软管组装一种尺寸的连接头,降低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气不锈钢金属软管连接头组装方法,该种天然气不锈钢金属软管连接头组装方法采用如下设备进行组装,该设备包括底座、固定装置和对位装置,所述的底座的下端与已有地面相连,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装置。
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底盘、转动杆、一号螺纹杆、滑动板、旋钮、挤压板和圆弧槽,底座的上端左右对称安装有底盘,底盘的上端通过销轴安装有转动杆,左右正相对的转动杆之间为带传动,转动杆的上端安装有一号螺纹杆,一号螺纹杆为双向螺纹杆,一号螺纹杆的外壁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上下对称连接有滑动板,且底座左端的一号螺纹杆的上端安装有旋钮,左右正相对的滑动板之间安装有挤压板,上下正相对的挤压板的内侧端均开设有圆弧槽,圆弧槽从左至右等距离分布,通过人工方式将软管摆放在一号螺纹杆下端的挤压板的圆弧槽内,然后通过旋转旋钮,使一号螺纹杆做旋转运动,一号螺纹杆带动滑动板做直线相向运动,滑动板带动挤压板做同步直线相向运动,从而实现挤压板对软管进行挤压固定的功能,以免软管在进行连接头组装的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导致组装效果不佳。
所述的对位装置包括矩形板、一号电机、二号螺纹杆、T型板、固定杆、工型轮和壳套,底座的上端前后对称安装有矩形板,底座前端的矩形板的后端安装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后端安装有二号螺纹杆,二号螺纹杆的后端与底座后端的矩形板转动配合,二号螺纹杆为双向螺纹杆,且二号螺纹杆的外壁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前后对称连接有T型板,T型板的上端靠近挤压板的一端从左至右等距离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壁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连接有工型轮,工型轮之间为带传动,工型轮的后端安装有壳套,当软管固定好后,通过人工方式将连接头置于壳套内并进行固定,然后通过一号电机带动二号螺纹杆做旋转运动,二号螺纹杆带动T型板做直线相向运动,T型板带动固定杆、工型轮和壳套做同步直线相向运动,从而使得壳套带动连接头做同步直线运动,实现连接头与软管之间自动对位的功能,且通过对软管的前后两端进行同步对位可提高该设备对软管连接头进行组装的效率。
用上述设备对该种天然气不锈钢金属软管连接头进行组装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设备该种天然气不锈钢金属软管连接头进行组装时,对该设备运行进行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戢丹,未经戢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6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