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笼形填充剂的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7487.X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4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琴;赵小宾;程云;高佳齐;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B01D15/00;C07H1/08;C07H15/18;C08J7/12;C08J7/16;C08F226/06;C08F222/14;C08J9/26;C08L27/16 |
代理公司: | 新疆知产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5113 | 代理人: | 李凌云 |
地址: | 832003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填充 分子 印迹 复合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笼形填充剂的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涉及毛蕊花糖苷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聚偏氟乙烯膜(PVDF)表面改性形成聚多巴胺(pDA)薄层,得到pDA改性PVDF膜;步骤二:使用pDA改性PVDF膜制备NH2‑POSS@PVDF膜;步骤三:将分子模板和功能单体加入溶剂中,得到预聚合反应溶液;步骤四:向预聚合反应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得到铸膜液;步骤五:将NH2‑POSS@PVDF膜放入铸膜液中再进行除氧,升温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印迹膜;步骤六:将印迹复合膜用洗脱液洗脱模板分子,得到分子印迹复合膜。本发明通过苯乙醇苷类分子印迹复合膜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对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进行分离纯化,提高分子印迹膜的分离性能和稳定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毛蕊花糖苷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笼形填充剂的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管花肉苁蓉是名贵的补益中草药之一,是一种主产于新疆南疆的沙漠寄生植物。研究表明,管花肉苁蓉中活性成分主要是苯乙醇苷类。苯乙醇苷具有补肾阳、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药效,被广泛应用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其中,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是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指标性成分,两者分子量较大,结构复杂且极为相似。因此分离出单一结构的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纯品难度较大。为了获得高纯度的产品,需要针对目标物设计一种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复合膜分离材料。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具有选择性高、效率高、操作简单的分子识别技术,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离中表现出了较佳的效果。而其中分子印迹膜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离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不仅具有分子印迹技术选择性高、效率高的优点,还具有膜分离条件温和、低能耗、工艺简单的优点。但是,目前报道的分子印迹膜的机械强度不高,且在分离过程中分子识别空穴的空间容易变形且互补官能团位置的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笼形填充剂的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笼形填充剂的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聚偏氟乙烯膜(PVDF)表面形成聚多巴胺(pDA)薄层,得到pDA改性PVDF膜;
步骤二:使用pDA改性PVDF膜制备NH2-POSS@PVDF膜;
步骤三:将分子模板和功能单体加入溶剂中,得到预聚合反应溶液;
步骤四:向预聚合反应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得到铸膜液;
步骤五:将NH2-POSS@PVDF膜放入铸膜液中再进行除氧,升温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印迹膜;
步骤六:将印迹复合膜用洗脱液洗脱模板分子,得到分子印迹复合膜。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制备pDA改性PVDF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聚偏氟乙烯(PVDF)膜浸入到50 mL、10 mmol的Tris-HC1水溶液中,浸泡时间为5 min;然后,将100-200 mg的多巴胺(DA)加入到Tris-HC1水溶液中,在室温下持续机械振荡6-30 h,得到pDA改性PVDF膜(pDA@PVDF);
其中,所述Tris-HC1水溶液的pH值为8.5。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制备NH2-POSS@PVDF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7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