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氮氧化钛涂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7742.0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赟杰;刘超;钟舒琦;林亮亮;王海燕;刘伯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36 | 分类号: | C23C16/36;C23C16/52;B23D79/00;C23C16/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柳 |
地址: | 361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涂层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碳氮氧化钛涂层,包括:
第一化合物层,第一化合物层中的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通式:
Ti(Cx1Ny1Oz1)(1);
其中,x1+y1+z1=1,0.5≤x1≤0.66,0.28≤y1≤0.35,0.02≤z1≤0.15;
复合在所述第一化合物层上的第二化合物层,第二化合物层中的化合物具有式(2)所示通式:
Ti(Cx2Ny2Oz2)(2);
其中,x2+y2+z2=1,0.45≤x2≤0.55,0.22≤y2≤0.3,0.15z2≤0.33;
所述碳氮氧化钛涂层还包括:
复合在所述第一化合物层上的第三化合物层,第三化合物层中的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通式:
Ti(Cx3Ny3Oz3)(1);
其中,x3+y3+z3=1,0.02≤z3≤0.15;
所述第一化合物层和第二化合物层交替复合;
所述碳氮氧化钛涂层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层的个数为1~10,所述第二化合物层的个数为1~10;
所述第一化合物层的平均厚度为1~6 µm;
所述第二化合物层的平均厚度为1~6 µm;
所述碳氮氧化钛涂层的平均厚度为1~30 µm;
所述第一化合物层和第二化合物层的平均横比大于2.5。
2.一种具有碳氮氧化钛涂层的硬质合金切削工具,包括:
硬质合金基体;
复合在所述硬质合金基体上的碳氮氧化钛涂层;
所述碳氮氧化钛涂层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氮氧化钛涂层。
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碳氮氧化钛涂层的硬质合金切削工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中温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硬质合金切削工具的外表面沉积碳氮氧化钛涂层,得到具有碳氮氧化钛涂层的硬质合金切削工具;
沉积碳氮氧化钛涂层中第一化合物层的过程中,间歇通入第一含氧混合气体;
沉积碳氮氧化钛涂层中第二化合物层的过程中,间歇通入第二含氧混合气体;
所述第一含氧混合气体包括TiCl4、CH3CN、CH4、N2、HCl、CO、CO2和氢气;
所述第一含氧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0%~4%,CO2的体积分数为0%~1%;且CO的体积分数和CO2的体积分数不同时为0%;
所述第二含氧混合气体包括TiCl4、CH3CN、CH4、N2、HCl、CO、CO2和氢气;
所述第二含氧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0%~4%,CO2的体积分数为0%~1%;且CO的体积分数和CO2的体积分数不同时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77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