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发泡PVC溶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8846.3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吉玉碧;董明慧;陈章叶;赵贵丽;杨照;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13/02;C08K5/11;C08K5/12;C08K3/34;C08K3/26;C08K5/14;C08K5/3492;C08J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地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57 | 代理人: | 周文谦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pvc 溶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发泡的PVC溶胶及其制备方法,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聚合度为1000±150的种子乳液法PVC糊树脂80—120份、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增塑剂55—75份、滑石粉填料5—10份、稳定剂1.5—3.5份、发泡剂1—3份、交联剂BIPB/TAIC 3—7份、硅油0.6—1份、助剂2.4—5.0份。本发明所述PVC溶胶及其制备方法兼顾了材料的交联过程和发泡过程,PVC三维网络结构的生成过程与发泡过程具有较好的匹配性,制备出的微孔材料具有密度小、质量轻和比强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VC溶胶制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交发泡的PVC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微孔材料是指泡孔分布均匀、泡孔平均直径在100μm以下的发泡聚合物材料,是目前聚合物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微孔聚合物中均匀分布的微小泡孔,能使材料中的微隙圆孔化,微孔实际起到了一种类似橡胶颗粒增韧聚合物的作用,即在外力作用下微孔周围引发大量银纹和剪切带,吸收能量达到增韧的效果,因此微孔聚合物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隔热隔音、导热系数和介电常数低等优点,被喻为21世纪新型节能材料。根据“2016-2023年全球及中国高分子发泡材料市场需求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外市场对发泡聚合物的需求量每年以4.2%的速度持续增长,2017年消费量达到两亿吨,其中80%为热塑性发泡聚合物,20%为热固性发泡聚合物。
聚氯乙烯(PVC)发泡溶胶属于热塑性聚合物发泡材料,不但具有质轻密度小、节约材料用量,还能使材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密封性等特点,在建筑、汽车、日化等重点基础产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PVC发泡溶胶在使用过程中的特殊性:一方面该材料在升温过程中,PVC发泡溶胶的凝胶、塑化流变性能需要同时满足前期的加工性能与后续的发泡成型过程;另一方面,PVC发泡溶胶在大多应用领域中,塑化发泡阶段很少有外场干预,发泡过程通常是在常压环境下进行,发泡材料泡孔尺寸通常大于100μm,分布范围宽,发泡质量较差,例如,中国专利CN102311592A和CN107325453A。因此,采用复合改性方法,在不影响PVC溶胶加工过程的前提下,控制泡孔的微观形貌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制备高性能的微发泡PVC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发泡PVC溶胶及其制备方法,泡孔平均直径在100μm以下并且具有较好的交联性。为实现本发明专利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发泡的PVC溶胶,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聚合度为1000±150的种子乳液法PVC糊树脂80—120份、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增塑剂55—75份、滑石粉填料5—10份、稳定剂1.5—3.5份、发泡剂1—3份、交联剂BIPB/TAIC3—7份、硅油0.6—1份、助剂2.4—5.0份。
可选地,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聚合度为1000±150的种子乳液法PVC糊树脂100份、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增塑剂65份、滑石粉填料5份、稳定剂2.5份、发泡剂2份、交联剂BIPB/TAIC 5份、硅油0.8份、助剂3.6份。
可选地,所述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
可选地,所述发泡剂为4,4氧代双苯磺酰肼。
可选地,所述助剂包括助发泡剂0.6份和润滑剂3份。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保护一种如上述之一所述的微发泡的PVC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PVC溶胶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理工学院,未经贵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88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