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块链的跨链交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8931.X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9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孔兰菊;靳付棋;李文全;李庆忠;钱进;闫中敏;李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G06Q20/06;G06Q20/38;G06Q40/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黄晓燕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块 交互 方法 | ||
1.一种区块链的跨链交互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链发起跨链交易,调用智能合约中的send策略,在所述发送链生成锁定资产交易TX1;
公证人组对所述锁定资产交易TX1进行签名处理,在公证人组交易人的签名比例达到预期且未超过交易失效时间,公证人调用智能合约中的receive策略,生成与TX1对应的跨链交易TX2,发送给接收链;
所述公证人组对所述锁定资产交易TX1进行签名处理的具体过程为:
公证人组中每个节点生成一个message并在公证人组中相互广播,所述message包括跨链交易字段和回执字段,所述跨链交易字段中包括所述交易失效时间;
当前公证人收到异地message后,在对该message验证合法且信任生成该message的公证人时,对该message的回执字段签名并广播;
公证人在本地message收到回执签名的个数达到预期后,对本地message中的跨链交易字段进行签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区块链的跨链交互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对本地message中的跨链交易字段进行签名后,当前公证人请求所有的公证人对本地跨链交易字段进行签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区块链的跨链交互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还包括:
公证人在所述跨链交易TX2发生经过m个区块后,将所述回执字段签名发送给发送链上的交易人,并将带有本地签名的回执存入发送链的智能合约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区块链的跨链交互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链检测到跨链交易在接收链未成功时,调用智能合约的back策略,请求退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区块链的跨链交互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调用智能合约的back策略,请求退款的具体过程为:
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满足退款时间要求,若否,则驳回退款请求;
若是,则检查当前交易在智能合约中是否存入回执;
若存入,则驳回退款请求,若未存入,则将当前交易对应的资产退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区块链的跨链交互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链调用back策略退款被驳回后,调用judge策略请求退款,具体过程为:
在当前时间符合审议时间且发送链具有签名的回执时,执行下一步,否则驳回退款申请;
公证人基于当前交易发生的真实性,对当前审议进行投票;
投票结果中的同意票或反对票之一符合预期数量时,结束投票;
若同意票符合预期数量,则同意退款申请,并处罚发送签名回执的公证人;
若反对票符合预期数量,则驳回退款申请。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区块链的跨链交互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还包括调用智能合约的enter策略,加入公证人系统,具体过程为:
申请人向公证人系统传入押金及本地的公钥,生成申请事件通知公证人组;
所述公证人组内的公证人捕获所述申请事件,判断申请人的押金是否存入智能合约,且申请人公钥是否在恶意节点列表中;
若申请人押金存入智能合约,且申请人的公钥不在恶意节点列表中,则对申请投赞同票,否则投反对票,且公证人对自己的投票结果进行全网发送并记录在智能合约中;
收集投票结果,在单一投票数量符合预期时,对申请人反馈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区块链的跨链交互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在单一投票数量符合预期时,对申请人反馈信息具体包括:
若赞同票数量符合预期,则将申请人的公钥信息记录到公证人列表中,并将成功加入的信息反馈给申请人;
若反对票数量符合预期,则反馈申请人拒绝加入的信息,并将押金分给投反对票的公证人。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区块链的跨链交互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还包括公证人调用智能合约的exit策略,退出公证人系统,具体过程为:
申请人向公证人系统发出退出系统的请求,请求中包括在各区块链智能合约中的公钥信息;
公证人基于上述请求,通过本地消息列表判断申请人当前是否参与跨链交易予以投票,在当前申请人节点参加未完成的跨链交易时,投反对票,否则投赞同票,并将投票结果发布至全网;
收集投票信息,在单一投票数量符合预期时,对申请人反馈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89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