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谐振模式谐振腔的波导滤波天线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9311.8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4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付昌;向凯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5/28;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冯炳辉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谐振 模式 谐振腔 波导 滤波 天线 阵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谐振模式谐振腔的波导滤波天线阵列,包括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金属块;第一金属块中心设有缝隙阵列;第二金属块中心设有第一矩形谐振腔;第三金属块中心设有第一耦合缝隙;第四金属块中心设有第二矩形谐振腔,第二矩形谐振腔中心设有一端与第四金属块相接的长方体金属柱;第五金属块中心设有第二耦合缝隙;第六金属块中心设有第三矩形谐振腔;第七金属块中心设有第三耦合缝隙;第八金属块中心设有波导激励端口。本发明利用不同模式组合提高天线的带宽和引入辐射零点,并且利用腔体谐振设计的滤波天线实现低损耗的特性,整个天线阵列结构可靠而且加工方便,选择性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混合谐振模式谐振腔的波导滤波天线阵列。
背景技术
天线阵列由于比单个天线单元具有更高的增益,被广泛应用无线通信系统。随着通信系统的微波环境日益复杂,对通信系统滤波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因为天线作为通信系统中信号发射和接收器件,天线中集成滤波功能可以降低后级网络的设计复杂度。因为腔体谐振器具有较高无载品质因数,所以利用腔体谐振器设计天线时能有效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引入不同的谐振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天线的带宽,而且还可以引入辐射零点提高天线的选择性。因此,设计一种基于混合谐振模式谐振腔的波导滤波天线阵列结构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利用腔体实现滤波天线方法。
对现有技术进行调查了解,具体如下:
陈付昌教授等人在2017年提出了利用腔体和天线综合设计的设计方法设计了具有公分和滤波功能的腔体滤波天线阵列,具有良好的滤波特性和辐射特性。
R.H.Mahmud等人在2017年提出了一个利用腔体设计的宽带高增益天线阵列。该阵列实现切比雪夫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总的来说,现有的工作中,有不少关于实现腔体滤波天线阵列的研究,但很少腔体天线阵列能产生辐射零点。因此,设计一种基于混合谐振模式谐振腔的波导滤波天线阵列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谐振模式谐振腔的波导滤波天线阵列,利用不同模式组合提高天线的带宽和引入辐射零点,并且利用腔体谐振设计的滤波天线实现低损耗的特性,整个天线阵列结构可靠而且加工方便,选择性高,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混合谐振模式谐振腔的波导滤波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包括第一金属块、第二金属块、第三金属块、第四金属块、第五金属块、第六金属块、第七金属块、第八金属块、缝隙阵列、第一矩形谐振腔、第一耦合缝隙、第二矩形谐振腔、长方体金属柱、第二耦合缝隙、第三矩形谐振腔、第三耦合缝隙和波导激励端口;所述缝隙阵列设在第一金属块的中心位置,用于辐射能量;所述第一矩形谐振腔设在第二金属块的中心位置,用于产生一个谐振模式;所述第一耦合缝隙设在第三金属块的中心处,用于将第二矩形谐振腔的能量耦合到第一矩形谐振腔上;所述第二矩形谐振腔设在第四金属块的中心位置,并旋转预设角度,用来激励第二矩形谐振腔中的两个谐振模式,所述长方体金属柱设在第二矩形谐振腔中心,且其一端与第四金属块相接,所述长方体金属柱用于提供另一个谐振模式,通过利用谐振腔和金属柱两种不同谐振模式混合利用,实现多模谐振器;所述第二耦合缝隙设在第五金属块的中心位置,并旋转预设角度,且其旋转角度的大小为第二矩形谐振腔旋转角度的两倍,通过第二耦合缝隙将第三矩形谐振腔的能量耦合到第二矩形谐振腔上;所述第三矩形谐振腔设在第六金属块的中心位置,并旋转与第二耦合缝隙相同的角度,通过第三矩形谐振腔产生一个谐振模式;所述第三耦合缝隙设在第七金属块的中心位置,并旋转与第二耦合缝隙相同的角度,通过第三耦合缝隙将波导激励端口的能量耦合到第三矩形谐振腔上;所述波导激励端口设在第八金属块的中心位置,并旋转与第二耦合缝隙相同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93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纱浸胶手套胶乳用淀粉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石斛提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