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跟骨骨折复位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9316.0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龙承;刘劲;李开虎;龙海涛;林涨源;朱剑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蒋维特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折 复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骨骨折复位器,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铰接;所述第一钳体的钳嘴部分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钳体的钳嘴部分向内弯曲;所述第二钳体的钳嘴部分具有扁平状的夹持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在复位过程中可降低对患者的血管及神经造成压迫,可便于手术实施者对进钢钉植入操作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跟骨骨折复位器。
背景技术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形态,而跟骨骨折的治疗通常是通过骨折复位钳对跟骨进行复位,然后再植入钢钉对跟骨进行固定。在跟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复位钳在患者的皮肤表面夹紧跟骨骨折部位,使跟骨复位,再通过医学影像手段,获取骨折部位的影像图,再根据影像图确定钢钉的植入方向,再植入钢钉。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跟骨骨折复位器械,如图1所示,存在如下几个不足:1、通过复位钳夹紧跟骨进行复位时,需要对跟骨施加较大的力气。而人体的踝关节内侧,存在胫后动脉和静脉,以及大量的神经,这样势必对血管和神经造成较大的压迫,甚至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2、由于复位器械会遮挡,会影响医疗影像的获取,有时需要多次拍片才能获得满足需求的影像图,在获取影像图后才能确定钢钉的植入方向。3、现有器械无法满足多角度、多方向的钢钉植入需求。4、经皮复位效果存在疑问。
申请号为202020457706.1、201620441070.5、201620121169.7、201720023080.1中国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是本申请的背景技术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复位过程中可降低对患者的血管及神经造成压迫的跟骨骨折复位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跟骨骨折复位钳,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铰接;
所述第一钳体的钳嘴部分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钳体的钳嘴部分向内弯曲;
所述第二钳体的钳嘴部分具有扁平状的夹持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体的钳嘴部分的根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钳体的夹持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导向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之间的张开角度固定在设定的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钳体张开角度指示组件,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之间的张开角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L”型支架;
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钳体或第二钳体上;
所述支架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三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体的钳嘴部分的根部设置有支架安装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插杆;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在所述插杆插入安装孔后,固定插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体的钳柄和所述第二钳体的钳柄为非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钳体的钳柄偏向第一钳体的钳柄一侧。
进一步地,以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铰接活动平面为基准平面,所述第一钳体的钳柄部分和所述第二钳体的钳柄部分均偏向于所述基准平面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体的钳嘴部分向所述基准平面的另一侧弯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9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