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素长丝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9938.3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程春祖;高文战;张帆;郭翠彬;徐纪刚;邵颖;蒋佳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013 | 分类号: | D04H3/013;D01D5/06;D01D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卢雪梅 |
地址: | 1000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素 长丝 织造 制备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素长丝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和设备,具体步骤包括:S1:将纤维素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得到纺丝液;S2:所述纺丝液经过喷丝板挤出,经气隙层,进入宽幅漏斗的凝固浴中,并在加速流体中固化牵伸,得到纤维素长丝束;S3:所述纤维素长丝束从宽幅漏斗出来后,在铺网机上形成均匀一致的纤网;S4:所述纤网经过后处理工序形成长丝非织造布。本发明所使用的制备方法能耗低,凝固浴可以循环利用,工艺操作简单,容易实现产业化,且通过本发明制备的丝束牵伸效果好、纤度均匀性高,经过铺网加工后,得到的长丝非织造布结合紧密、整体均匀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织造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纤维素长丝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
纤维素纤维丝束是我国纺织工业原料的重要材料之一,是中高档纺织纤维的代表品种,主要用于中高端服装面料、轮胎帘子线、绣花线等等。新型溶剂法制备纤维素纤维丝束的工艺流程,从源头上解决了传统纤维素丝束生产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备的纤维素丝束不但具有天然纤维本身的特性(吸湿性、透气性、舒适性、可生物降解性等),而且有更好的纤维强度,相对于传统粘胶丝束优势明显;同时有利于纤维的织造、染整等后加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和应用。而且纤维素丝束相对于短纤来说,具有更加细的单丝纤度、适度的伸长比例、舒适的手感以及更为广泛的后整理应用领域,是未来纤维素纤维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纤维素纤维通过干喷-湿法制备,在纺丝过程中,纤维素丝束经过气隙,液晶区的分子链在剪切力的作用下被拉伸取向,进而进入凝固浴固化成型。因此在通过气隙时,实现纤维素丝束的稳定高速拉伸取向,决定了纤维素纤维的强度与质量。但是由于纤维素长丝束的单丝纤度细,若采用高孔密度的喷丝板则非常容易产生并丝、断丝的问题,纺丝的稳定性变差,大大影响了纺丝产量,也影响产能。
因此,如何获得性能优异的纤维素长丝束,再将纤维素长丝束制备成性能优异的非织造布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纤维素长丝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通过宽幅漏斗制备牵伸效果好、纤度均匀性高的纤维长丝束,再通过铺网机形成均匀一致的纤网,再通过后处理工序制备得到结合紧密、整体均匀性好的长丝非织造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纤维素长丝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S1:将纤维素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得到纺丝液;
S2:所述纺丝液经过喷丝板挤出,经气隙层,进入宽幅漏斗的凝固浴中,并在加速流体中固化牵伸,得到纤维素长丝束;
S3:所述纤维素长丝束从宽幅漏斗出来后,在铺网机上形成均匀一致的纤网;
S4:所述纤网经过后处理工序制备长丝非织造布。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铺网机的网帘目数为M,
其中,P为铺网机的真空抽吸压力,D为纤维素长丝束的纤度。
当网帘目数M、铺网机的真空抽吸压力P和纤维素长丝束的纤度D满足上述一定的数值关系时,即纤维素长丝束的纤度一定时,铺网机铺出的网均匀性才更好,其中,P的单位为kPa,D的单位为dtex。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宽幅漏斗的出口与铺网机的网帘之间的距离为10~300mm,优选为50~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9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