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离开关合闸/分闸过程中的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9971.6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袁欢;王露缙;张仁杰;李可萌;杨晖;孙正可;邵文奇;周枭;王小华;杨爱军;荣命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开关 合闸 过程 中的 故障诊断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隔离开关在合闸过程中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记录隔离开关合闸正常时的第一合闸角度和第一合闸时间,以第一合闸角度为纵坐标,以第一合闸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标准合闸姿态曲线图;
S200:实时监测待测隔离开关完成合闸后的第二合闸角度,并计算第二合闸时间,以第二合闸角度为纵坐标,第二合闸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合闸姿态曲线图;
S300:将合闸姿态曲线图与标准合闸姿态曲线图进行比较,对隔离开关在合闸过程中存在的故障进行诊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优选的,所述对隔离开关在合闸过程中存在的故障进行诊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通过对比合闸姿态曲线图与标准合闸姿态曲线图中曲线最高点的纵坐标所对应的合闸角度的角度差判断隔离开关在合闸过程中是否存在拒动和不到位;
通过对比合闸姿态曲线图与标准合闸姿态曲线图中三相曲线的汇合点判断隔离开关在合闸过程中三相刀闸的同时性;
通过对比合闸姿态曲线图与标准合闸姿态曲线图中曲线的流畅性判断隔离开关在合闸过程中是否存在卡涩;
通过对比合闸姿态曲线图与标准合闸姿态曲线图中曲线的斜率判断隔离开关在合闸过程中是否变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若合闸姿态曲线图与标准合闸姿态曲线图中曲线最高点的纵坐标所对应的合闸角度的角度差为不小于63°时,隔离开关在合闸过程中存在拒动;若合闸姿态曲线图与标准合闸姿态曲线图中曲线最高点的纵坐标所对应的合闸角度的角度差小于63°时,隔离开关在合闸过程中存在不到位。
4.一种隔离开关在分闸过程中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0:记录隔离开关分闸正常时的第一分闸角度和第一分闸时间,以第一分闸角度为纵坐标,以第一分闸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标准分闸姿态曲线图;
S2000:实时监测待测隔离开关完成分闸后的第二分闸角度,并计算第二分闸时间,以第二分闸角度为纵坐标,第二分闸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分闸姿态曲线图;
S3000:将分闸姿态曲线图与标准分闸姿态曲线图进行比较,对隔离开关在分闸过程中存在的故障进行诊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隔离开关在分闸过程中存在的故障进行诊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通过对比分闸姿态曲线图与标准分闸姿态曲线图中曲线最高点的纵坐标所对应的分闸角度的角度差判断隔离开关在分闸过程中是否存在拒动和不到位;
通过对比分闸姿态曲线图与标准分闸姿态曲线图中三相曲线的汇合点判断隔离开关在分闸过程中三相刀闸的同时性;
通过对比分闸姿态曲线图与标准分闸姿态曲线图中曲线的流畅性判断隔离开关在分闸过程中是否存在卡涩;
通过对比分闸姿态曲线图与标准分闸姿态曲线图中曲线的斜率判断隔离开关在分闸过程中是否变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若分闸姿态曲线图与标准分闸姿态曲线图中曲线最高点的纵坐标所对应的分闸角度的角度差为不小于63°时,隔离开关在分闸过程中存在拒动;若分闸姿态曲线图与标准分闸姿态曲线图中曲线最高点的纵坐标所对应的分闸角度的角度差小于63°时,隔离开关在分闸过程中存在不到位。
7.一种隔离开关在合闸/分闸过程中的故障诊断装置,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测量隔离开关在合闸过程中的合闸角度信号或在分闸过程中的分闸角度信号;
分析比较模块,用于接收隔离开关的合闸角度信号或分闸角度信号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实时绘制隔离开关的合闸姿态曲线或分闸姿态曲线,还用于将隔离开关的合闸姿态曲线或分闸姿态曲线与标准合闸姿态曲线或标准分闸姿态曲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诊断隔离开关在合闸或分闸过程中存在的故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测量模块包括姿态传感器,所述姿态传感器设置于隔离开关的底座轴承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分析比较模块包括接收装置和上位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问询模块,用于实时问询测量模块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99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素长丝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开口销折弯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