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蛋白质纤维纱线染色均匀性的植物染色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0056.9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军;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绒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34 | 分类号: | D06P1/34;D06P1/62;D06P1/673;D06P3/04;D06M11/74;D06M13/368;D06M13/402;D06M13/432;D06M15/263;D06M15/564;D06M15/643;D06M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李明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蛋白质 纤维 纱线 染色 均匀 植物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蛋白质纤维纱线染色均匀性的植物染色工艺。首先对蛋白质纤维纱线进行表面处理,然后水性聚氨酯PU和水性丙烯酸酯PA辅助氨基化碳微球附着与接枝到蛋白质纤维纱线的表面,然后在二次预处理的蛋白质纤维纱线纤维表面接枝多巴胺,最后在染色过程中通过柔软剂和平滑剂进行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蛋白质纤维纱线进行染色后,纱线表面更加柔软,增加了染色均匀,且多次洗涤不易褪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染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升蛋白质纤维纱线染色均匀性的植物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蛋白质纤维纱线纤维是服用性能优异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呈卷曲状,其基本组成是α-氨基酸由酰胺键联接而成的螺旋大分子,蛋白大分子之间主要是依靠分子间的二硫键、盐式键和氢键等形成分子内的各级组织。
在天然染料染色过程中,由于染料和纤维之间直接性低,上染率低,染色牢度差,天然染料的染色方法由于其种类和结构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天然染料的主要染色方法是媒染法,它分为预媒、同媒和后媒。其中预媒法是先使织物在染色前与媒染剂结合,然后再染色,适用于染浅色和中浅色,但染色过程复杂,工艺时间较长;同媒法染色工艺最简单,时间最短,但上染率不高;后媒法是先使织物与染料结合后,再加入媒染剂处理,该方法上染率最高,染后织物色光变化最小。采用媒染法对织物进行染色,通过在纤维、媒染剂和天然色素之间形成稳定的配合键,能够改善染色牢度,且不同的媒染剂,染后织物颜色也有差异。但缺点是媒染法通常需使用金属媒染剂,导致染色不均,影响蛋白质纤维纱的染色品质。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提升蛋白质纤维纱线染色均匀性的植物染色工艺,本工艺通过对蛋白质纤维纱线的多段处理在蛋白质纤维纱线纤维上接枝纳米多孔碳微球从根本上增加染料分子染料扩散进入蛋白质纤维纱线纤维的通道和扩散速度,同时通过含多巴胺接枝共聚物的引入使得蛋白质纤维纱线纤维存在更多的活性位点,并对媒染剂定向诱捕间接染料分子均匀的分布在蛋白质纤维纱线的表面,最后通过柔软剂平滑剂的处理使得染料分子牢固的吸附在蛋白质纤维纱线的表面不产生串色的现象,同时修复蛋白质纤维纱线的损伤。同时多孔碳微球和含多巴胺的引入对蛋白质纤维纱的韧性和弹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蛋白质纤维纱线衫染色均匀性的染色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枝纳米碳微球:水性聚氨酯PU和水性丙烯酸酯PA和氨基化纳米碳微球按质量比加入一定质量的水后超声分散30min,均匀搅拌60-120min。再加入表面活化的蛋白质纤维纱线处理,制得接枝氨基化纳米碳微球蛋白质纤维纱线。
(2)接枝多巴胺:将二次预处理的蛋白质纤维纱线、多巴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钠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充分反应,水洗,烘干。制得含有多巴胺接枝氨基化纳米碳微球蛋白质纤维纱线。
(3)染色处理:①植物染料在上染前粉碎、浸泡可以使染料的色素对水的溶解度更好,染料可以更好地上染到面料上,对于难溶于水的染料,还可以通过用95%的乙醇溶液反复浸渍1-2次,将染料提取出来。②再往染色装置中加入制得含有多巴胺接枝氨基化纳米碳微球蛋白质纤维纱线和媒染剂处理液搅拌均匀,浴比为1:20-35,在70-90℃预媒30min。③将织物取出洗净,放入植物染料水溶液中,以1℃/min的升温速率缓慢升温至130-150℃,染色40-60min后取出水洗。④使用0.1g/L的中性皂洗剂5N在70℃下皂洗后烘干)。
(4)柔性处理:加入柔软剂和平滑剂,调节pH7,取出,在70-90℃真空干燥10-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再经水洗2-3次,再于40-60℃真空烘干蛋白质纤维纱线衫线。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水性聚氨酯PU和水性丙烯酸酯PA和氨基化纳米碳微球按质量比2:1:0.05-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绒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绒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0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