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苯高固含量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0911.6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军;徐俊;唐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兴盛嘉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12/08;C08F220/18;C08F4/38;C09D133/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李小叶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苯高固 含量 塑性 丙烯酸 树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苯高固含量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中本发明的高固含量(70%以上)热塑型丙烯酸树脂采用无苯溶剂。本发明在树脂生产时,采用高压法工艺,利用提高反应压力来提升反应温度,通过调整压力和反应温度使分子量保证在一定范围,此项措施大大降低了树脂产品的分子量,从而大大减少了稀释涂料所需的溶剂。溶剂使用量的减少缓解了VOC排放的压力,从而达到了国家涂料行业VOC排放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苯溶剂的高固含量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热塑型丙烯酸树脂含量30~50%,且传统热塑型丙烯酸树脂采用采用甲苯,二甲苯等溶剂,对环境污染较大。随着国家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加,对VOC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高固低黏树脂成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发明的高固体(70%)热塑型丙烯酸树脂采用无苯溶剂,如PM,PMA,醋丁。如果用常压工艺来做高固含树脂,分子量会以数十倍、几十倍的增长。本发明在树脂生产时,采用高压法工艺,利用提高反应压力来提升反应温度,通过调整压力和反应温度使分子量保证在一定范围,此项措施大大降低了树脂产品的分子量,从而大大减少了稀释涂料所需的溶剂。溶剂使用量的减少缓解了VOC排放的压力,从而达到了国家涂料行业VOC排放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苯高固含量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中本发明的高固含量(70%以上)热塑型丙烯酸树脂采用无苯溶剂。本发明在树脂生产时,采用高压法工艺,利用提高反应压力来提升反应温度,通过调整压力和反应温度使分子量保证在一定范围,此项措施大大降低了树脂产品的分子量,从而大大减少了稀释涂料所需的溶剂。溶剂使用量的减少缓解了VOC排放的压力,从而达到了国家涂料行业VOC排放的要求。具体的方案如下:
一种高固含量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反应釜内投入溶剂,将反应釜温度升温至75-80℃,所述溶剂由醋醇、正丁醇组成,其中质量比,醋醇:正丁醇=1:x;
2)向反应釜内滴加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第一引发剂;其中所述第一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3)密闭反应釜,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T为155-165℃,并且控制反应釜内压力P为0.25~0.4MPa,并且T和P满足以下关系式:k1*T-k2*P=k3*x,其中k1为0.06,k2为4.0,k3=6.15;
4)向反应釜内滴加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第二引发剂,所述第二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滴加完后保温4h;
5)反应釜冷却至100℃后缓慢放空至常压,压力为0.1MPa,得到高固含量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x=1.35。
进一步的,所述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第一引发剂和第二引发剂的质量比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第一引发剂:第二引发剂=15-17:36-38:25-27:1-1.4:2.5-2.9。
进一步的,其中质量比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第一引发剂:第二引发剂=16:37:26:1.2:2.6。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高固含量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的固含量为70%以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发明人发现,如果用常压工艺来做高固含树脂,分子量会以数十倍、几十倍的增长。本发明在树脂生产时,采用高压法工艺,利用提高反应压力来提升反应温度,通过调整压力和反应温度使分子量保证在一定范围,此项措施大大降低了树脂产品的分子量,从而大大减少了稀释涂料所需的溶剂。
2)、通过将单体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分阶段加入,能够调整聚合物分子链的单体排布结构,能够控制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和粘度,有利于提高产物的固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兴盛嘉树脂有限公司,未经泰兴盛嘉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0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