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共振多功能旋挖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0963.3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6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孙虹宇;周辉;相振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泰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15/00;E21B19/084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堰新路311号3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振 多功能 钻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共振多功能旋挖钻机,包括底盘机构、旋挖钻进装置和免共振装置,所述底盘机构包括上车平台,所述上车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行走机构和免共振风冷却器,其下方设有免共振液压阀组;本发明采用全液压驱动旋挖钻工作平台,成熟系统,稳定性好,搭载旋挖钻大功率发动机,大排量液压泵组和多路阀,提供免共振锤高动力和实现大范围激振力调节,卷扬加压和主卷扬双驱动提供强大拉拔力,增加支腿油缸,提高免共振拉拔施工整机稳定性,旋挖模式和免共振模式可实现快速切换,独创的免共振液压阀组和控制方式可以实现精准逻辑控制和无极调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挖钻机,特别涉及一种免共振多功能旋挖钻机。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可以用多种地层,具有成孔速度快,污染少,机动性强等特点。旋挖机可以配合各种钻具进行多种地质条件下的挖孔作业,特别适合于城市建设的基础施工。
随着城市化建设日趋完善,老城区改造,城市立体交通新布局需求,对于噪音污染,造浆及泥浆排放等环保要求提高,此种地质情况,传统旋挖钻机通常需要配备免振动锤插拔护筒进行全护筒施工,而需要配备大功率动力站提供动力源和履带吊辅助施工,不管是空间需求还是人力物力成本都是极大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免共振多功能旋挖钻机用来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旋挖钻机在全护筒施工中对于空间、人力物力成本需求极大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共振多功能旋挖钻机,包括底盘机构、旋挖钻进装置和免共振装置,所述底盘机构包括上车平台,所述上车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行走机构和免共振风冷却器,其下方设有免共振液压阀组。
进一步的,所述免共振装置包括免共振滑轮组,免共振滑架,免共振夹具,免共振装置吊耳,免共振油座和免共振锤体,所述免共振锤体的一端通过免共振夹具与钢管桩连接,另一端与免共振油座连接,所述免共振油座与免共振滑轮组连接,免共振滑架与所述免共振滑轮组滑动连接,所述免共振滑架上固定有免共振装置吊耳,所述免共振滑架与桅杆滑轨相互配合,所述桅杆滑轨底部设有支腿油缸。
进一步的,所述旋挖钻进装置包括提引器,随动架,钻杆,动力头滑架,钻斗,动力头油座和动力头滑轮组,所述钻杆的上端设有随动架,所述随动架的上端设有提引器,其下端设有钻斗,所述钻杆的外壁配合安装有动力头滑架,所述动力头滑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动力头油座和动力头滑轮组。
进一步的,加压钢丝绳缠绕在所述免共振滑轮组上,将绕过主副滑轮组的主卷钢丝绳固定到免共振装置吊耳上,上提所述免共振装置,其下方的主卷扬和加压卷扬用于拉拔钢管桩。
进一步的,所述提引器的一端通过主卷钢丝绳与主副滑轮组连接,另一端钻杆连接,加压钢丝绳绕经加压滑轮组缠绕到动力头滑轮组上,实现加压卷扬带动动力头滑架沿着桅杆滑轨做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用于调旋挖钻机到指定桩位。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旋挖钻孔切削和灌注工法和采取无挤土效应且不损伤周围建筑和已有桩基的免共振锤钢管桩工法相结合满足多种地质施工要求,提升设备附加值;采用全液压驱动旋挖钻工作平台,成熟系统,稳定性好;搭载旋挖钻大功率发动机,大排量液压泵组和多路阀,提供免共振锤高动力和实现大范围激振力调节;卷扬加压和主卷扬双驱动提供强大拉拔力;增加支腿油缸,提高免共振拉拔施工整机稳定性;旋挖模式和免共振模式可实现快速切换;独创的免共振液压阀组和控制方式可以实现精准逻辑控制和无极调矩。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工作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工作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泰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泰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09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