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棱果花组培快速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1067.9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廖焕琴;徐斌;潘文;杨晓慧;徐放;杨会肖;朱报著;张卫华;陈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A01G24/28;A01G24/15;A01G24/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沈悦涛 |
地址: | 5105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棱果花组培 快速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棱果花组培快速繁殖方法,步骤为:S1.选择棱果花优树嫩枝并剪成带芽小段;S2.将茎段消毒处理后接种于1/2MS+0.5mg/L6‑BA培养基中,设置室温及光照强度,30天后获得腋芽;S3.待腋芽生长至2‑3cm时,将单芽转入WPM+0.5mg/L6‑BA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获得丛芽;S4.将丛芽切成单芽,转入1/2MS+IBA 1.0mg/L培养基中培养30天,获得组培生根苗;S5.组培生根苗炼苗10‑15天后进行移栽,将根系发育良好的生根苗洗净并用500倍多菌灵消毒后,采用轻基质无纺布袋进行移栽。本发明方法的繁殖效率高且存活率高,获得的棱果花苗整齐一致且维持母株优良性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棱果花繁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棱果花组培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棱果花(Barthea barthei)属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棱果花属(Barthea)灌木,产自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地。花期1月-4月或10月-12月,聚伞花序,顶生,有花3朵,常仅1朵成熟。花梗四棱形,花瓣白色至粉红色或紫红色。棱果花因其清秀美丽具有较高观赏性,且棱果花属仅此一种,特产中国,目前国内园林还没有引种,具有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现国内外关于棱果花的研究仅限于植物系统分类和种质资源分布调查研究(彭东辉等,2007;白岳峰等,2015;敬小丽,2015;Huang et al 2017;He et al 2017)。
目前野牡丹科植物主要采用种子、扦插和组培三种繁殖方法。野牡丹(陈妙贤等,2007;唐行等,2009;杨利平等,2008)、地稔(漆萍等,2005)、紫毛野牡丹(熊兆成等,2011)均有种子繁殖的研究报道,结果表明采种时期、发芽温度、光照、种皮处理方法和外源激素浓度与发芽率密切。季节、基质、生根粉浓度和光质均可影响野牡丹的扦插成活率(马国华等,2001;林秀香等,2009;赖菊云等,2011;宋小军等,2007;陈鹏飞等,2014),金红等已提供一种白花野牡丹高效快速繁殖方法(CN 103931473 B),梁勇诗等提供一种展毛野牡丹扦插繁殖方法(CN105766243A)。野牡丹和地菍已通过幼嫩茎尖或腋芽诱导成功建立组培体系(马国华等,2000;张朝阳等,2004;戴小英等,2004;蒋道松等,2007;唐淑玲等,2015)。前述繁殖方法中,种子繁殖所获得的常规苗木往往因其基因组杂合度高而造成分化大,苗木品质参差不齐,扦插繁殖因所需插穗多易受优良母株限制。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尚未有棱果花人工引种和栽培的相关研究报道;关于棱果花优良种质资源繁育方面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总结一套优良种质资源扩繁和培育方法,可解决种苗短缺问题,满足花卉市场多样化需求,为优良特色景观树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保障,对加快推进花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棱果花组培快速繁殖方法,运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苗木快速繁殖,具有整齐一致和维持母株优良性状的特点,且组织培养具有高效和周年生产的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S1.材料选择:选择生长健壮、洁净且无病虫害的棱果花优树嫩枝为材料,清洗后将枝条剪成约3-4cm的带芽小段;S2.无菌系的建立:在超净工作台内将茎段经75%无水乙醇处理10s和0.1%升汞灭菌5min,接种于1/2MS+0.5mg/L6-BA培养基中,设置培养室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2500lux,30天后获得鲜绿健壮的腋芽;S3.增殖培养:待腋芽生长至2-3cm时,将单芽转入WPM+0.5mg/L 6-BA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获得丛芽;S4.生根培养:将丛芽切成单芽,转入1/2MS+IBA 1.0mg/L培养基中培养30天,获得组培生根苗;S5.驯化与移栽:组培生根苗炼苗10-15天后进行移栽,将根系发育良好的生根苗从组培瓶中取出,洗净培养基,用500倍多菌灵消毒后,采用椰糠:泥炭土:珍珠岩=3:3:1的轻基质无纺布袋进行移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枝条的清洗过程为:先用小刷子蘸取洗洁精水轻刷,自来水冲洗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1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