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能源应急电源系统环境适应性测试及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1276.3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9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訾栓紧;纪任鑫;祝鑫海;李虹;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H02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穆丽红 |
地址: | 1022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能 应急 电源 系统 环境 适应性 测试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应急电源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能源应急电源系统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和运行方法,包括:风光电设备环境适应性运行测试;余电制氢设备环境适应性运行测试及重整制氢设备环境适应性运行测试,从而进行多能源应急电源系统的自适应特殊环境下运行控制调节;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气候环境为所述测试方法的影响要素并确定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按照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改变其中因素的具体数值进行多能源应急电源系统试验,进行风光电设备、余电制氢设备以及重整制氢设备参数分析,以及极端环境下的模拟试验,掌握其在极端环境下的运行规律;验证自适应特殊环境下运行调节方法,获得针对风光电设备、余电制氢设备以及重整制氢设备的针对性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急电源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能源应急电源系统环境适应性测试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高海拔、高低温、高湿度、高盐分等特殊环境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的研究是重点专项工作,其中应急电源系统是应急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应急电源设备有风光电、余电制氢、控制、重整制氢等设备,均需在高海拔、高低温、高湿度、高盐分等特殊环境下运行使用,研究应急电源各设备环境适应性运行技术,实现自适应特殊环境下运行控制调节,从而为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的研制提供能源保障非常有必要。
目前,我国风光电设备制造企业自身技术实力还不够强大,整机设计、控制系统、齿轮箱等技术主要直接引进国外成熟方案。而且,考虑到我国环境具有的独特性,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一般很难完全适用于我国所有地区。风光电设备在我国干热、湿热、亚湿热等典型气候环境条件下运行时,容易发生部件故障停机、控制失灵、短路等环境适应性问题,不仅影响整个风光电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并且给风光电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风光电设备的环境适应性问题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研究,研究风光电设备在我国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问题,有利于这类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
风光发电充足时优先被使用或存储,且剩余电量通过余电制氢装置,进行电解水制氢储能。余电制氢可以解决弃风弃光,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实现氢、风、光等多种能源之间相互补充和梯级利用。但是面对复杂的高原环境,仍然要对其环境适应性展开研究。因为当环境因素中的一个对整个互补能源之一产生影响时,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整个应急电源系统的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能源应急电源系统环境适应性测试及运行方法,围绕特殊环境下应急电源系统的总体目标,研究应急电源设备特殊环境下适应性运行技术,研制能为应急电源系统提供高效、可靠的柴发互补电源装置,使其在高海拔、高低温、高湿度、高盐分等特殊环境下运行使用,实现自适应特殊环境下运行控制调节,首先,研究风光电设备环境适应性运行技术,实现自适应特殊环境下运行控制调节;其次,研究余电制氢设备环境适应性运行技术,实现自适应特殊环境下运行控制调节;最后,研究重整制氢设备环境适应性运行技术,实现自适应特殊环境下运行控制调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能源应急电源系统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包括:
风光电设备环境适应性运行测试;余电制氢设备环境适应性运行测试以及重整制氢设备环境适应性运行测试,从而进行多能源应急电源系统的自适应特殊环境下运行控制调节;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气候环境为所述测试方法的影响要素并确定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温度、湿度、盐分、低气压以及暴风、雷电、大雪的恶劣天气;
步骤2,按照所述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改变其中因素的具体数值进行多能源应急电源系统试验,进行风光电设备、余电制氢设备以及重整制氢设备参数分析,以及极端环境下的模拟试验,掌握其在极端环境下的运行规律;
步骤3,验证自适应特殊环境下运行调节方法,获得针对风光电设备、余电制氢设备以及重整制氢设备的针对性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未经中国消防救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1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