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高湿双组分聚氨酯阻燃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1286.7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朝栋;孙辉;王少杰;杨波;陶小乐;何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欢 |
地址: | 31125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高湿双 组分 聚氨酯 阻燃 灌封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高湿双组分聚氨酯阻燃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灌封胶包括体积比为3~5:1的A组分和B组分:以重量份数计,A组分包括羟基封端液体聚丁二烯30~50份、增塑剂10~30份、阻燃剂30~60份、吸水剂1~5份和催化剂0.01~1份;催化剂选自胺类催化剂;B组分包括异氰酸酯20~30份和增塑剂70~80份;A和B组分中增塑剂独立地选自烷基磺酸酯、环烷油、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癸酯、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灌封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高湿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灌封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高湿双组分聚氨酯阻燃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是以异氰酸酯(NCO)基团封端聚合物为主体有效成份,含羟基(OH)基团的多元醇为固化剂,配以增塑剂、填料、催化剂、助剂的聚氨酯灌封材料。
传统聚氨酯灌封胶一般以聚醚多元醇、蓖麻油等为羟基组份,所得到的灌封胶产品耐热性能一般,使用温度一般在-40~90℃之间,部分产品可以达到120℃的使用温度,但在一些耐高温高湿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无法使用,如一些电子元器件的灌封密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高湿双组分聚氨酯阻燃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该灌封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高湿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高湿双组分聚氨酯阻燃灌封胶,包括体积比为3~5:1的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包括羟基封端液体聚丁二烯30~50份、增塑剂10~30份、阻燃剂30~60份、吸水剂1~5份和催化剂0.01~1份;
所述催化剂选自胺类催化剂;
所述B组分包括异氰酸酯20~30份和增塑剂70~80份;
所述A组分和B组分中的增塑剂独立地选自烷基磺酸酯、环烷油、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癸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二苯甲苯酯和磷酸苯二甲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的灌封胶包括A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羟基封端液体聚丁二烯30~50份,所述羟基封端液体聚丁二烯的分子量为2500~5000g/mol,优选为2600~3200;羟值为24~68mgKOH/g,优选为42~51mgKOH/g。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羟基封端液体聚丁二烯选自赢创化学的Poly HT。
所述A组分包括增塑剂10~30份;所述增塑剂选自烷基磺酸酯、环烷油、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癸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二苯甲苯酯和磷酸苯二甲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三苯酯、磷酸甲苯二苯酯和磷酸二甲苯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增塑剂选自型号Disflamoll TPP的磷酸三苯酯。其中,磷酸酯类增塑剂为液态的,再由于液体磷酸酯特殊的结构条件,能够提供阻燃的特性,相比于传统固体阻燃剂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流动性,因此可使得灌封胶具有更大的配方调整空间。
所述A组分包括阻燃剂30~60份;所述阻燃剂选自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三聚氰胺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催化剂为质量比7:3的氢氧化铝和三聚氰胺的混合物;或质量比为1:1的氢氧化铝和三聚氰胺的混合物;或质量比为2:1的氢氧化铝和三聚氰胺的混合物。
所述A组分包括吸水剂1~5份;所述吸水剂优选选自氧化钙、分子筛和五氧化二磷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1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