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电路以及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1662.2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9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洪嘉泽;林振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0 | 分类号: | G09G3/3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傅磊;闫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电路 以及 显示 面板 | ||
一种像素电路以及显示面板,像素电路包含驱动电路、发光单元、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调制电路以及写入电路。驱动电路用以提供驱动电流。第一晶体管耦接于驱动电路,并用于接收驱动电流。第二晶体管耦接于发光单元与第一晶体管之间,用以根据发光信号选择性地导通。第三晶体管耦接于驱动电路与发光单元之间。调制电路耦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并用以输出第一控制电压至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以于预设时间长度内连续切换第一晶体管的开关状态。写入电路耦接调制电路,用以根据周期性的脉冲信号和第一数据电压输出第二控制电压至调制电路以决定第一控制电压的大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文件涉及像素电路以及显示面板,特别是一种用于拼接显示器的像素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市面上显示器的像素电路广泛采用薄膜晶体管作为驱动与开关元件。然而,在不同的半导体工艺下,薄膜晶体管元件会因为工艺上的误差或长时间的操作而造成元件特性衰减,例如临界电压的变异或漂移。这些问题会导致面板亮度的均匀性下降,进而对于画面品质造成影响。
此外,当采用同步发光显示的驱动(Simultaneous Emission Driving)方法来驱动像素电路时,会造成瞬间电流过大以及每一帧显示画面亮暗之间的间隔较长,造成画面闪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文件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其包含驱动电路、发光单元、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调制电路以及写入电路。驱动电路用以提供驱动电流。第一晶体管耦接于驱动电路,并用于接收驱动电流。第二晶体管耦接于发光单元与第一晶体管之间,用以根据发光信号选择性地导通。第三晶体管耦接于驱动电路与发光单元之间。调制电路耦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并用以输出第一控制电压至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以于预设时间长度内连续切换第一晶体管的开关状态。写入电路耦接调制电路,用以根据周期性的脉冲信号和第一数据电压输出第二控制电压至调制电路以决定第一控制电压的大小。
本公开文件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含多个像素电路,上述像素电路形成具有N列的像素矩阵,像素电路的每一者包含驱动电路、发光单元、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调制电路以及写入电路。驱动电路用以提供驱动电流。第一晶体管耦接于驱动电路,并用于接收驱动电流。第二晶体管耦接于发光单元与第一晶体管之间,用以根据发光信号选择性地导通。第三晶体管耦接于驱动电路与发光单元之间。调制电路耦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并用以输出第一控制电压至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以于预设时间长度内连续切换第一晶体管的开关状态。写入电路耦接调制电路,用以根据周期性的脉冲信号和第一数据电压输出第二控制电压至调制电路以决定第一控制电压的大小。
上述的像素电路与显示面板的优点之一,在于通过渐进式发光降低显示画面亮暗之间产生的闪烁。
上述的像素电路与显示面板的另一个优点,在于通过内补偿的方式降低临界电压的变异或漂移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公开文件一些实施例所示出的像素电路的功能方框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像素电路的信号时序波形图。
第4A~4C图为根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像素电路的操作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文件另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文件一些实施例所示出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500:像素电路
110,510:驱动电路
120,520:调制电路
130,530:写入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16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外壳组件及应用其的烹饪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