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料烘干组件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2087.8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8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靖;张学锋;杨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3/10;F26B25/00;F26B25/12;F26B25/18;F26B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姜璐璐;韩嫚嫚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烘干 组件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矿料烘干组件及装置,涉及矿料储存机械设备领域,该矿料烘干组件包括床板和加热管,床板的一板面为用于承放矿料的承接面,床板的另一面为安装面,加热管固定连接在安装面上。本发明提出的矿料烘干组件及装置能够对矿料进行加热干燥,降低矿料外部水分对运输及后续加工工艺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料储存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料烘干组件及装置。
背景技术
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在各工业门类中。干煤棚作为储存原煤的构筑物,在工艺流程设计中也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干煤棚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原煤在自然晾干的同时,防止环境水分过多的进入原煤中,形成原煤的外部水分。原煤外部水分过多,对于后续的原煤利用工艺都是不利因素,比如在原煤的输运过程中,会有部分湿煤在附着在皮带辊轮上,将原有圆柱形变成纺锤形改变皮带受力,加速皮带疲劳损坏。又比如,粘连在一起的湿煤还会造成原煤仓落料不畅,易发生堵塞,进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目前,南方地区干煤棚为敞开设计,北方地区为封闭设计,原煤直接堆放在干煤棚中,原煤干燥一般为自然通风晾干,没有专门技术措施处理。但上述原煤自然晾干的方式,在实际使用中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原煤供应不能保持一致性。全国原煤近千种,其含水后特性大相径庭,原煤买卖作为市场行为,原煤购入成本又是生产的较大的直接成本,就将导致实际购入原煤与当初设计会有较大出入。
第二,原煤运输过程中为了环保降尘,需要喷洒一定量的水,这部分水极易附着在原煤外表面而不析出,由于堆煤存放,自然通风晾干只对外表面有效。
第三,在南方地区,空气较为潮湿,自然晾干效果有限,只能保证煤堆外侧与空气接触部分有较为有利的干燥,而煤堆内部是无法自然干燥的,特别在冬季更为明显。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经过反复实验设计出一种矿料烘干组件及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矿料烘干组件及装置,能够对矿料进行加热干燥,降低矿料外部水分对运输及后续加工工艺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矿料烘干组件,其中,所述矿料烘干组件包括床板和加热管,所述床板的一板面为用于承放矿料的承接面,所述床板的另一面为安装面,所述加热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面上。
如上所述的矿料烘干组件,其中,所述加热管为用于输送锅炉排污水的输水管或用于输送烟气的输烟管。
如上所述的矿料烘干组件,其中,所述加热管为用于输送蒸汽或乏汽的输汽管。
如上所述的矿料烘干组件,其中,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阀门和出口阀门。
如上所述的矿料烘干组件,其中,所述加热管蛇形盘绕于所述安装面。
如上所述的矿料烘干组件,其中,所述加热管包括导入支管、导出支管和多个加热支管,所述导入支管和所述导出支管平行设置于所述床板的相对两侧边,多个所述加热支管平行设置且顺序间隔排列在所述安装面上,各所述加热支管的外壁与所述安装面紧密接触,各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导入支管相连通,各所述加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出支管相连通。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矿料烘干装置,其中,所述矿料烘干装置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矿料烘干组件,所述矿料烘干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矿料烘干组件的承接面朝上设置,各所述矿料烘干组件的加热管与地面具有间隔。
如上所述的矿料烘干装置,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多个混凝土支撑壁,多个所述混凝土支撑壁平行设置且顺序间隔排列,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混凝土支撑壁之间安装有一个所述矿料烘干组件,所述矿料烘干组件的所述床板的两相对侧边分别搭设在两个所述混凝土支撑壁的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2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