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移相键控通信前馈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2865.3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1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呈轩;李弘昌;樊艳芳;高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M7/219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地址: | 83004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电能 传输 系统 及其 键控 通信 补偿 方法 | ||
1.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移相键控通信前馈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直流电源、逆变器、发射侧LC谐振单元、接收侧LC谐振单元、整流器、负载、发射侧通信及控制电路和接收侧通信及控制电路,二者的通信及控制电路分别在两个FPGA板上实现;直流电源通过逆变器连接发射侧LC谐振单元;接收侧LC谐振单元通过整流器连接负载;负载的输出电压经PI调节器连接接收侧PDM控制器,发射侧PDM控制器连接逆变器,接收侧脉冲密度调制器连接整流器;
发射侧通信及控制电路包括脉冲信号、PDM控制器、频率解调器、鉴相器和锁相环;脉冲信号输入到PDM控制器,锁相环、鉴相器和频率调节器依次连接,频率调节器连接到PDM控制器,PDM控制器连接逆变器;
接收侧通信及控制电路包括PI调节器、前馈控制器、PDM控制器、频率调制器、移相器和锁相环;PI调节器通过前馈控制器连接到PDM控制器,频率调制器通过移相器连接到PDM控制器,锁相环连接移相器;
包括以下步骤:
S1:直流电源Vin向系统供电,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产生谐振电流i1,经过磁耦合谐振,感应出电流i2,经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负载所需的直流电Vo;
S2:Vo经过数模转化器进入PI调节器,与预设的参考电压比较,PI调节器输出一个控制量,即脉冲密度信号d2;
S3:将脉冲密度信号d2送入接收侧的频率调制器,得到一个调制信号:相位角α2;将提取的谐振电流i2经过接收侧过零比较器与锁相环,得到一个和它同频率同相位的脉冲信号p2,再通过移相器将其移相α2得到脉冲密度信号c2;
S4:谐振电流i1经过发射侧过零比较器与锁相环,得到脉冲信号p1;c1是系统产生的一个脉冲信号,其频率与系统谐振频率一致;将p1和c1送入鉴相器,得到二者的相位差α1,将其送入频率解调器,解调过程与S3中的调制过程是完全可逆的,得到脉冲密度信号d1;
S5:将所得脉冲密度信号d1与c1送入发射侧的PDM控制器,产生相应的驱动信号Vgs-S1-4控制逆变器,实现WPT系统中移相键控通信的目的;
S6:与此同时,将脉冲密度信号d2输入至前馈控制器,通过计算得到新的输入信号d2‘;
S7:将所得脉冲密度信号c2和d2‘送入接收侧的PDM控制器,产生相应的驱动信号Vgs-S5-8控制整流器,达到提高输出电压稳定性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移相键控通信前馈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锁相环连接到发射侧LC谐振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移相键控通信前馈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负载通过模数转换器和PI调节器连接,锁相环连接到接收侧LC谐振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移相键控通信前馈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的发射侧LC谐振单元的电流和发射侧锁相环之间,以及提取的接收侧LC谐振单元的电流和接收侧锁相环之间均连接有过零比较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移相键控通信前馈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侧LC谐振单元和接收侧LC谐振单元均包括自感线圈、等效串联电阻和谐振电容;谐振电容、自感线圈和等效串联电阻依次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28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