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四氢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3281.8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金海涛;陈晨;胡云函;何凤林;尚明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糖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12 | 分类号: | C07D307/12;B01J23/44;B01J23/755;B01J37/02;B01J29/40;B01J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杨晓云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呋喃 甲醇 烷基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由5‑羟甲基糠醛一步制备四氢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的方法,包括:将含有5‑羟甲基糠醛的原料通入反应区,先与含有催化剂I的催化剂床层在含氢气氛下接触,再与含有催化剂II的催化剂床层接触,即可制备得到2,5‑四氢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其中,所述催化剂I选自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四氢呋喃二甲醇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II选自2,5‑四氢呋喃二甲醇制备2,5‑四氢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该催化工艺可连续、高效地获得四氢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产品,具有操作简单、产物收率高、催化剂性能稳定等优势,应用前景良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制备四氢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的方法,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四氢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具有高的辛烷值、燃油混合性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生物燃料添加剂。特别地,相比于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四氢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由于呋喃环被选择性加氢,故具有更稳定的化学性质。然而,至今尚鲜有四氢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的合成报道。5-羟甲基糠醛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可通过加氢、氧化、醚化等反应制备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随着生产工艺成熟,目前5-羟甲基糠醛已实现规模化生产。若能以5-羟甲基糠醛为原料,在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上一步加氢-醚化制备四氢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可以有效避免中间产物四氢呋喃二甲醇的分离和提纯,从而极大地简化操作、降低生产成本。对于一步加氢-醚化反应,不仅需要催化剂兼具加氢和酸催化性能,还需要避免加氢活性位和酸性位的竞争以获得高的目标产物收率。因此,开发基于固定床反应器的5-羟甲基糠醛一步制备OBMF的催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在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上,联合使用加氢催化剂和酸催化剂,以含有5-羟甲基糠醛的醇溶液为原料,在一定压力的氢气气氛和反应温度下,经加氢、醚化反应后直接制得四氢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该方法且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5-羟甲基糠醛一步制备四氢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的方法,包括:将含有5-羟甲基糠醛的原料通入反应区,先与含有催化剂I的催化剂床层在含氢气氛下接触,再与含有催化剂II的催化剂床层接触,即可制备得到2,5-四氢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其中,所述催化剂I选自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四氢呋喃二甲醇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II选自2,5-四氢呋喃二甲醇制备2,5-四氢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在所述原料中,还包括溶剂;所述溶剂选自醇类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醇类化合物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在所述5-羟甲基糠醛的原料中,所述5-羟甲基糠醛的浓度为1~10g/L。
可选地,所述5-羟甲基糠醛的浓度上限选自2g/L、3g/L、4g/L、5g/L、6g/L、7g/L、8g/L、9g/L或10g/L;下限选自1g/L、2g/L、3g/L、4g/L、5g/L、6g/L、7g/L、8g/L或9g/L。
可选地,所述催化剂I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负载在所述载体上;其中,所述活性组分包括金属元素;所述金属元素选自Pd、Pt、Ni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体选自活性炭、氧化铝、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在所述催化剂I中,所述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为1~5wt%。
可选地,所述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上限选自2wt%、3wt%、4wt%或5wt%;下限选自1wt%、2wt%、3wt%或4wt%。
可选地,所述催化剂I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载体和金属前驱体原料混合,浸渍、干燥焙烧,获得所述催化剂I。
可选地,所述浸渍的时间为48h;所述干燥的条件为: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2h;所述焙烧的条件为: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7h;获得所述催化剂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糖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糖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2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