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硅钢边缘裂边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3291.1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5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蔡子祥;闫成亮;许庆松;严佳阳;张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普天铁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5/00 | 分类号: | B21B15/00;C21D1/26;C21D9/52;C21D8/02;B65B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硅钢 边缘 工艺 | ||
本发明是改善硅钢边缘裂边的工艺,包括:S1:对普通取向硅钢卷进行放卷、活套、清洗、加热、冷却;S2:对硅钢进行收卷,收卷张力系数为3‑9kg/mm2;S3:对硅钢卷用收紧带收紧打包,打包带张力为3‑8kg;S4:罩式炉进行炉底板检测,炉底板不平度<2mm;S5:将收紧打包后的硅钢卷送入罩式炉内进行高温退火处理;本发明的优点:通过调整取向硅钢材料生产过程中对CA线收卷张力的控制、CA收紧带的使用与控制、罩式炉炉底板的平整度,实现1200mm以上宽度材料平均不良切边宽度≤45mm,边部裂边尺寸减少40%。有效提高了加工材料成材率,提高了纵剪材料使用率,降低了吨钢成本,减少了纵剪生产停顿,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改善硅钢边缘裂边的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减小普通取向硅钢卷边缘裂边宽度的处理工艺,属于取向硅钢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取向硅钢,即CGO(Common Grain-Oriented Steel)。中国于1954年生产热轧硅钢,1959年制成并生产了冷轧取向硅钢薄带,1979年生产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硅钢。取向硅钢由于其轧制方向上具备的优良磁化性能因而在工业上被广泛地应用于变压器铁芯等的生产制造。取向硅钢片磁性能越好,制造出的变压器铁芯损耗越低,从而生产一定规格变压器的耗材减少、设备质量和体积也降低。取向硅钢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炼铁-炼钢-热轧-冷轧-CA(脱碳退火及渗氮)-CB(高温退火)-CT(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
对于0.23-0.3mm厚取向硅钢材料,现有技术处理工艺参数下,其裂边不良比例非常大:CGO材料太钢宽料裂边宽度≥5cm或长度≥整卷1/3卷数占比70%,严重时需要分卷处理,纵剪线平均开边宽度达48cm,严重影响原材料的成材率。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硅钢边缘裂边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改善硅钢边缘裂边的工艺,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实现有效改善边部质量,降低材料边裂比例,减小开边宽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改善硅钢边缘裂边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由原材料经过炼铁、炼钢、热轧、冷轧制成的普通取向硅钢卷进行放卷、活套、清洗、加热、冷却;
S2:对步骤S1处理后的硅钢进行收卷,收卷张力系数为3-9kg/mm2;
S3:对步骤S2收卷后的硅钢卷用收紧带收紧打包,打包带张力为3-8kg;
S4:使用检测装置对罩式炉进行炉底板检测,将检测装置固定在炉底板上,控制度量块从横杆的一端滑到另一端,读取两个二号滑块对应的刻度值,将两个刻度值相加,即得到炉底板的不平度,罩式炉炉底板不平度小于2mm;
S5:将步骤S3收紧打包后的硅钢卷送入步骤S4检测后的罩式炉内进行高温退火处理,然后等待后续工艺处理。
优选的,步骤S1中的普通取向硅钢卷厚度0.27mm、宽度1200mm以上。
工艺流程设计、参数设置合理,通过调整取向硅钢材料生产过程中对CA线收卷张力的控制、CA收紧带的使用与控制、罩式炉炉底板的平整度,可实现1200mm以上宽度材料平均不良切边宽度≤45mm,边部裂边尺寸可减少40%,有效提高了加工材料成材率,提高了纵剪材料使用率,降低了吨钢成本,减少了纵剪生产停顿,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普天铁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普天铁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铣削夹具设备
- 下一篇:一种植物暖房及其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