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天然植物色素染制黑色羊绒纤维或织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3651.8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9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姜会钰;张智刚;梅洪稳;颜伟杰;李瑞卿;王雅琪;姚金波;闫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纺学面料产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6P1/34 | 分类号: | D06P1/34;D06P1/46;D06P1/673;D06P3/14;C09B61/00;C09B6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天然 植物 色素 黑色 羊绒 纤维 织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羊绒纤维或织物染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天然植物色素染制黑色羊绒纤维或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提取核桃青皮色素、五倍子色素、薯莨色素和绿茶茶叶色素;(2)采用染前预处理液对羊绒纤维或织物进行染前预处理;(3)按照1:10~20的浴比向经过染前预处理后的羊绒纤维或织物中加入核桃青皮色素、五倍子色素、薯莨色素、绿茶茶叶色素、渗透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进行染色;(4)对染色后的羊绒纤维或织物进行水洗、干燥。该方法以核桃青皮、五倍子、薯莨、绿茶茶叶为原料提取天然植物色素,采用这些天然植物色素对羊绒纤维或织物进行染色,能够得到环保黑色羊绒纤维或织物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羊绒纤维或织物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天然植物色素染制黑色羊绒纤维或织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羊绒是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羊绒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羊绒之所以十分珍贵,不仅由于其产量少,更重要的是羊绒拥有优良的品质和特性。羊绒是一根根细而弯曲的纤维,纤维中间有一空气层,因而其重量轻、柔软;羊绒比羊毛细很多,羊绒纤维外表鳞片小而光滑;羊绒自然卷曲度高,在纺纱织造中排列紧密,抱合力好,韧性好。羊绒集纤细、轻薄、柔软、滑糯、保暖于一身。
但羊绒对酸、碱、热的反应比细羊毛敏感,即使在较低的温度和较低浓度酸、碱液的条件下,纤维损伤也很显著。目前对羊绒的染色主要使用化学合成染料,如酸性染料、中性染料、蛋白质纤维用活性染料。由于这类染料染色羊绒在较高的温度或较强的酸、碱性条件下进行,染色对羊绒的损伤较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一些化学合成染料染色加工的纺织品会对人体生命健康和人类生活环境带来严重影响,且使用化学合成染料染色羊绒产品,越来越不符合羊绒高档产品的形象。因此,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天然染料对羊绒的染色,但传统的天然染料染色羊绒的上染率较低,且无法染得黑色。如中国专利CN110714341A公开了一种对羊绒纤维进行改性,再使用天然草木染料对羊绒进行染色的方法;再如中国专利CN109853257A公开了一种羊绒筒纱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工艺。
羊绒本身属于高档产品,将其制作风衣、夹克、西服等高档服装,生产羊绒环保黑色产品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使用天然植物色素将羊绒染成环保黑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天然植物色素难以将羊绒纤维或织物染成环保黑色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天然植物色素染制黑色羊绒纤维或织物的方法,该方法以核桃青皮、五倍子、薯莨、绿茶茶叶为原料提取天然植物色素,采用这些天然植物色素对羊绒纤维或织物进行染色,能够得到环保黑色羊绒纤维或织物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天然植物色素染制黑色羊绒纤维或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提取核桃青皮色素、五倍子色素、薯莨色素和绿茶茶叶色素;
(2)采用染前预处理液对羊绒纤维或织物进行染前预处理,其中,预处理液中含有过氧化氢溶液、渗透剂、酸性蛋白酶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3)按照1:10~20的浴比向经过染前预处理后的羊绒纤维或织物中加入核桃青皮色素、五倍子色素、薯莨色素、绿茶茶叶色素、渗透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进行染色;
(4)对染色后的羊绒纤维或织物进行水洗、皂洗、水洗、干燥。
优选地,核桃青皮色素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新鲜核桃剥皮,得到新鲜核桃青皮,将新鲜核桃青皮在95~105℃下干燥后进行粉碎,得到核桃青皮粉末;
A2、将核桃青皮粉末与去离子水按照1:20~30的比例进行蒸煮提取,其中,提取温度为98~100℃,提取时间为3~5h;
A3、蒸煮完成后,过滤并收集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在60~65℃下减压浓缩,得到核桃青皮色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纺学面料产业研究院,未经武汉纺织大学;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纺学面料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膨胀土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产β-榄香烯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