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短半径水平井造斜段高水淹层化学封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4260.8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3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国;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辰平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8 | 分类号: | E21B33/138;E21B33/13;E21B4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卓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2 | 代理人: | 许冲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发区新风路6-1***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短 半径 水平 井造斜段高 水淹 化学 封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油井高水淹层化学封堵技术领域的一种超短半径水平井造斜段高水淹层化学封堵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修井机、钻杆将导斜器下入井筒内设计深度;步骤S2、下入开窗铣锥、G105钻杆至导斜器深度,使用动力水驱动G105钻杆、开窗铣锥进行套管开窗,对套管窗口的抛光打磨;步骤S3、随钻测量钻造斜段井眼,步骤S4、高淹水层化学封堵;步骤S5、侯凝后打开油套管闸门起出封堵管柱,重复步骤S3工序后,对造斜段高水淹层封堵效果进行试压15MPa以上,化学封堵成功。通过对高水淹层进行化学封堵,使得在造斜钻进阶段,将高水淹油层钻开时,不会导致非水淹油层因受压而不出油,进而能够对剩余油进行精准靶向挖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井高水淹层化学封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短半径水平井造斜段高水淹层化学封堵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超短半径水平钻井技术是老油田剩余油精准靶向挖潜的最先进技术,但老油田具有多个主力油层发育的油井,进行超短半径水平井造斜钻进时,经常遇到在造斜钻进阶段,将高水淹油层钻开导致非水淹油层因受压而不出油,使得这类油井无法使用超短半径水平钻井技术对剩余油进行精准靶向挖潜。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超短半径水平井造斜段高水淹层化学封堵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短半径水平井造斜段高水淹层化学封堵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造斜钻进阶段,将高水淹油层钻开导致非水淹油层因受压而不出油,使得这类油井无法使用超短半径水平钻井技术对剩余油进行精准靶向挖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短半径水平井造斜段高水淹层化学封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利用350及以上型号修井机、G105钻杆将Φ114mm导斜器下入井筒内设计深度;
步骤S2、下入开窗铣锥、G105钻杆至导斜器深度,使用动力水驱动G105钻杆、开窗铣锥进行套管开窗,根据斜向器斜面长度和设计需要,钻井到预设井深,并完成对套管窗口的抛光打磨;
步骤S3、随钻测量钻造斜段井眼,具体包括:将底部钻具由工作管柱送至窗口,采用陀螺仪多次定位测量确定马达方向,按照设计方向,开始造斜滑动钻进,钻进4米后再次进行陀螺测量,及时修正钻井参数和确定造斜方向,并下入随钻测量仪MWD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对井眼进行测量,测量仪MWD采集到不受磁性干扰的数据作为正确的数据,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和测量的数据,准确预测造斜段终点的井斜和方位,造斜钻进至高水淹层底部完成造斜钻开高水淹层的作业,造斜段狗腿度为90-180度/30m;
步骤S4、高淹水层化学封堵,将封堵管柱下至造斜终点深度后上提一米,关闭套管闸门、关闭防喷器试压20MPa不刺不漏,向高水淹层试注清水并记录注入压力及排量,向高水淹层注入调配好的凝胶堵剂,按照封堵管柱内容积数量挤注清水顶替液,关井侯凝24-48小时,挤注过程中及关井侯凝时记录压力;
步骤S5、侯凝后打开油套管闸门起出封堵管柱,重复步骤S3工序后,对造斜段高水淹层封堵效果进行试压15MPa以上,化学封堵成功。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在向高水淹层注入调配好的凝胶堵剂时,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a)连接好地面管线并试压合格,地面管线试压;
b)泵入清水做前置液,然后泵注凝胶液;
c)关闭套管闸门,确保关闭严密;
d)开始挤注凝胶液,观察并记录压力变化;继续挤注完设计量的凝胶液,密切关注挤注压力,其中需要保证挤注最大压力小于试压压力;
e)用清水替注,钻具内留凝胶液少许;
f)关闭钻杆旋塞阀,泄立管压力;
g)将泵出口管线连接到套管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辰平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大庆辰平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42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