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5704.X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3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宋慎群;黄惠标;宋向荣;范甫军;刘迎玲;周莉;冒正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溢臣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08 | 分类号: | D01F2/08;D01F11/02;A61K36/8969;A61K9/50;A61K9/08;A61P31/12;A61P7/04;A61P31/16;A61L15/40;A61L15/44 |
代理公司: | 安徽明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83 | 代理人: | 赵军 |
地址: | 226302 江苏省南通市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中药 抗病毒 止血 粘胶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组合物微胶囊的制备、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改性助剂溶液的制备和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粘胶纤维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组合物微胶囊的制备包含如下步骤:
第一步: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组合物乳化液的制备;
所述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组合物乳化液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S1:首先将乳化剂加入到蒸馏水中在转速为800~1200r/min的搅拌速度、温度为20~30°C下混合30~50min,得到质量分数为1.8%~3.0%的乳化剂溶液;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苯乙烯-马来酸酐钠盐中的一种;
S2:接着在温度为20~30°C、转速为800~1200r/min的搅拌速度下将囊芯材料油性植物抗病毒止血组合物和囊壁材料分别混合均匀,分别形成均匀的囊芯材料混合物和囊壁材料混合物;所述囊芯材料为油性植物性抗病毒止血组合物,是由金银花提取物,黄精提取物以及黄芩提取物的油性组合物,其质量比为1:1~2:1~2;囊壁材料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天门冬氨酸酯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3;囊芯材料与囊壁材料的质量比为1~2:1;
S3:随后将制备的囊芯材料混合物加入到囊壁材料混合物中,继续在相同温度和搅拌转速下混合25~35min,形成均匀的囊芯-囊壁材料混合物;
S4:然后将制备的囊芯-囊壁材料混合物加入制备乳化剂溶液中,在温度30~38°C、转速2500~2850 r/min下高速剪切乳化分散,直到乳化液的粒径D90≤1.952μm,得到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组合物乳化液,乳化液中囊芯-囊壁材料的质量分数为35%~50%;
第二步: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组合物微胶囊的制备;
所述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组合物微胶囊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S1:首先将制备得到的成品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组合物乳化液的温度逐渐提升到85~92°C,并且以在转速为300~600r/min的搅拌速率下继续反应3.5~4.5h,得到以油性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组合物为囊芯的微胶囊,其粒径D90≤2.156μm;
S2:接着脱泡得到成品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组合物微胶囊,保存备用,
所述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改性助剂溶液的制备包含如下步骤:
第一步: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改性助剂的组成;
所述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改性助剂的组成成分包括以下植物中药:金银花提取物、连翘提取物、板蓝根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紫竹草提取物、虎杖提取物和黄精提取物组成;所述植物中药都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或者通过购买所得;
第二步: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改性助剂溶液的制备;
所述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改性助剂溶液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S1:首先在温度为40~60°C、转速为200~400r/min的速度下,调节蒸馏水pH值为7.0~8.0,加入混合得到的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改性助剂进行溶解,其质量分数为15%~20%,溶解时间1.5~2.5h,冷却到20~25°C;
S2:接着利用过滤面积为150~200m2 的板框过滤机进行过滤,所用过滤介质为丙纶毡和绸布,过滤孔径为15~30μm,过滤后得到成品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改性助剂溶液,保存备用,
所述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粘胶纤维的制备包含如下步骤:
第一步:粘胶纤维纺前纺丝液的制备;
所述粘胶纤维纺前纺丝液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S1:首先以纤维素浆粕为原料,经过常规粘胶制备工艺制得粘胶纤维纺丝原液,且所述粘胶纤维纺丝原液组成:甲种纤维素:8.92~9.10%,氢氧化钠:5.50%~5.65%,并在粘胶纤维纺丝原液中加入成孔剂;所述成孔剂为两种物质,一种为碳酸钠或者碳酸氢纳中的一种,并与另一种平均聚合度为200~600的聚乙烯醇混合而成,其中碳酸钠或者碳酸氢纳添加量为粘胶纤维纺丝原液中甲种纤维素含量的3.5~5.5%,聚乙烯醇的添加量为粘胶纤维纺丝原液中甲种纤维素含量的5.0%~10.0%,混合均匀,脱泡后备用;
S2:接着利用纺前注射设备,按有效成分计算占粘胶纤维纺丝原液中甲种纤维素含量一定比例的已保存的成品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组合物微胶囊加入粘胶纤维纺丝原液中,制备得到纺前纺丝液;所述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组合物微胶囊按有效成分计算加入占粘胶中甲种纤维素含量的比例为10.0%~15.0%;
第二步: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粘胶纤维的制备;
所述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粘胶纤维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S1:首先共混纺丝液通过调整好的凝固浴进行纺丝得到初生丝束,而初生丝束经过牵伸后得到成型丝束;
S2:接着利用成孔剂生成气体的作用和对聚乙烯醇的溶解作用使得制备的功能性纤维素纤维表面和内部含有较多的孔洞,以便于后续功能性助剂吸附;
S3:随后利用缓和脱硫工艺、功能性助剂吸附工艺、上油工艺、多段多方式烘干工艺,进一步增强有效成分与纤维素纤维基体的接枝交联结合,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提高功能性;从纺丝和纤维后整理两方面保证了纤维的功能性;所述功能性助剂吸附工艺所用的功能性助剂为植物中药抗病毒止血改性助剂溶液和柠檬酸或者丁基四羧酸调配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溢臣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溢臣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57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级联媒体传输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标注任务分派策略方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