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噻虫胺、咯菌腈和种菌唑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6480.4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2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洁;李冰清;李多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土化工(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N43/36;A01N43/653;A01P3/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高宁馨 |
地址: | 2311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噻虫胺 咯菌腈 种菌唑 种子 处理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噻虫胺、咯菌腈和种菌唑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噻虫胺、咯菌腈和种菌唑的重量比为15‑25∶1‑2∶1‑2;可用于种子处理防治作物病虫害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噻虫胺、咯菌腈和种菌唑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噻虫胺为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激动剂,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使昆虫异常兴奋,全身麻痹而死。具有触杀、胃毒和根部内吸作用。咯菌腈为非内吸苯吡咯类化合物,有内吸性,对水稻恶苗病、小麦根腐病、马铃薯黑痣病、向日葵菌核病较好的防治效果。种菌唑一种内吸兼触杀保护性杀菌剂,用于玉米种子处理,可有效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将噻虫胺、咯菌腈和种菌唑组合制备种子处理剂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种子处理剂,含有噻虫胺、咯菌腈和种菌唑,可用于作物种子处理以有效防治作物病虫害。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噻虫胺、咯菌腈和种菌唑,并且噻虫胺、咯菌腈和种菌唑的重量比为15-25∶1-2∶1-2。优选于噻虫胺、咯菌腈和种菌唑的重量比为20∶1∶2。
所述种子处理剂的剂型为悬浮种衣剂、可湿性粉剂。其中悬浮种衣剂中活性成分的百分含量为10%~75%。
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用于防治作物病虫害的用途。优选用于玉米、小麦、花生、马铃薯。特别是用于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蚜虫的防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咯菌腈和种菌唑质量配比为1∶2时对丝黑穗病原菌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将噻虫胺与杀菌剂咯菌腈和种菌唑组合后,噻虫胺可提高杀菌剂对丝黑穗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表现为显著协同作用。本发明制备的悬浮种衣剂可以有效防治玉米蚜虫和玉米丝黑穗病,其防效均在80%以上。并且田间观察发现,其对玉米作物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复配药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原菌室内抑菌试验测试
供试病原菌:玉米丝黑穗病原菌,来自本公司生物测试室
试验方法:在预试试验的基础上,将药剂母液用丙酮稀释成7个系列浓度。PDA培养基灭菌后稍冷却,加入配好的药液充分摇匀,得到含有系列浓度供试药剂的带毒培养基,以加入等量丙酮为对照。每处理设4次重复。配置丝黑穗病菌孢子悬浮液,并调整至在显微镜低倍视野(10×20)观察,每个视野孢子数为60个左右。在制备好的PDA平板每一处理滴加0.1ml孢子悬浮液刮平、涂匀,置于28℃培养箱中。在培养72h后对照萌发率达到最大值时,观测各药剂处理中孢子萌发情况。每皿PDA平板中调查3个视野,共计300个孢子。
计算方法:孢子萌发率(%)=(萌发的孢子/300)×100;孢子萌发抑制率(%)=(CK萌发率-处理萌发率)×100/CK萌发率。采用DPS软件求出药剂EC50值。
表1 复配药剂对丝黑穗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毒力
备注:噻虫胺在1000mg/L下对丝黑穗病原菌孢子萌发无抑制活性。咯菌腈+种菌唑+噻虫胺三元组合物的EC50值以杀菌剂(咯菌腈+种菌唑)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土化工(安徽)有限公司,未经中土化工(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64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制空心板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山核桃自动剥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