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发酵沉香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6996.9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5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羚郦;李谞;李镍;黄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棋楠香生物科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61K36/835;A61P1/04;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2104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沉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半发酵沉香茶及其制备方法。半发酵沉香茶的制备方法,包括: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等步骤,所得到的半发酵沉香茶外形呈条索状般细嫩弯曲,汤色呈暗绿色、清澈无杂质,气味清香,口感浓醇适口,兼有红茶之甜醇和绿茶之清爽,回味甘甜不苦;芒果苷含量高达19.87%,远高于市售的沉香茶的芒果苷含量;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半发酵沉香茶可用于治疗胃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发酵沉香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沉香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其味辛、苦,性微温,具行气止痛,纳气平喘之功效,治胸腹胀闷疼痛,肾虚气逆喘急。国产沉香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和同属植物沉香(A.agallocha Roxb.)含树脂的木材,主产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沉香一般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形成,若是树脂含量较高的更是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因此,一直以来沉香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由于沉香仅以有黑色树脂的木质部入药,其它部分如叶、根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饮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因而,制作保健茶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保健茶防病治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营养与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天然、安全、有效的保健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发酵沉香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半发酵沉香茶。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香茶提取物。
本发明第四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沉香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胃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五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半发酵沉香茶或上述沉香茶提取物在制备保健品中的应用。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半发酵沉香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萎凋:将白木香的新鲜叶片进行萎凋,萎凋后的叶片与萎凋前的叶片相比减重25~40%,萎凋后,鲜叶萎缩变软,手提叶片有柔软感,无磨擦响声,紧握叶片成团,松手时叶片松散缓慢,叶色转为暗绿,表面光泽消失,鲜叶的青草气减退,透出萎凋叶特有的清香;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中所述白木香优选为棋楠;
2)做青:萎凋后的叶片置于摇青机中摇动3~5h;做青过程中,叶片相互摩擦,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摇动后,由于摇动作用促进梗脉里水分往叶肉细胞输送,促使原来叶片的萎软状态消失,呈现新鲜叶的现象,之后又由于叶片水分蒸发速度大于梗脉的水分往叶片输送的速度,叶片又萎软下来,其本质上是茶梢体内外水分的移动:引起叶水势变化的内在原因主要是膨压和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水分参与各种生理过程及生化反应;
3)炒青:做青后的叶片进行炒青,从而抑制叶片中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使低沸点青草气的物质挥发和转化(叶片中青叶醇转化为异构体青叶醇),形成馥郁的香气;通过湿热作用破坏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挥发一部分水分,使叶子柔软,易于揉捻;
4)揉捻:揉捻炒青后的叶片1~2h,造成叶片细胞破碎,叶汁溢出,溢出的叶汁附着在叶表面,干燥后冲泡才能泡出颜色和滋味,同时也有利成形;
5)干燥:将揉捻后的叶片干燥,干燥后的叶片与干燥前的叶片相比减重70~90%,得到半发酵沉香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棋楠香生物科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棋楠香生物科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69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