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与煤系共生铝土矿协调开采系统及其上行开拓延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7762.6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7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龙;黄炳香;韩晓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C41/22;E21F13/04;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翩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系 共生 铝土矿 协调 开采 系统 及其 上行 开拓 延伸 方法 | ||
1.一种煤与煤系共生铝土矿协调开采系统,铝土矿层(200)位于煤矿层(300)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采系统(100)包括:沿着铝土矿层(200)的纵向方向分别布置在其两侧的主井(10)、副井(140)和回风井(20),其中,主井(10)、副井(140)位于同侧且靠近设置,所述主井(10)、所述副井(140)的一端连接至工业广场(30),其另一端向地下延伸至铝土矿层(200);所述铝土矿层(200)的一端与所述主井(10)之间通过铝土矿运输大巷(40)相连通,所述铝土矿层(200)的另一端与回风井(20)相连通;
布置在煤矿层(300)的一侧且沿着煤矿层(300)的纵向方向延伸并在其横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煤矿运输大巷(50)和煤矿层回风大巷(60),其中,所述煤矿运输大巷(50)和所述煤矿层回风大巷(60)之间通过煤层横向运输大巷(70)相连通;
其中,所述铝土矿运输大巷(40)与所述煤矿运输大巷(50)之间通过中间运输巷(80)相连通;所述回风井(20)与所述煤矿层回风大巷(60)之间通过采煤回风斜巷(160)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与煤系共生铝土矿协调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土矿运输大巷(40)包括:综合轨道运输大巷(41)和综合皮带运输大巷(42),其中,所述综合轨道运输大巷(41)适于分别与所述铝土矿层(200)、所述煤矿层(300)相连通;
其中,所述综合皮带运输大巷(42)适于分别与所述铝土矿层(200)、所述煤矿层(300)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与煤系共生铝土矿协调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运输大巷(50)包括:煤矿层轨道运输大巷(51)和煤矿层皮带运输大巷(52),其中,所述煤矿层轨道运输大巷(51)通过轨道运输斜巷(81)与所述综合轨道运输大巷(41)相连通;
其中,所述煤矿层皮带运输大巷(52)通过岩层皮带运输大巷(82)与所述综合皮带运输大巷(42)相连通;其中,所述轨道运输斜巷(81)与所述岩层皮带运输大巷(82)形成所述中间运输巷(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与煤系共生铝土矿协调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土矿皮带运输斜巷(90),其一端与所述铝土矿层(200)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岩层皮带运输大巷(8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与煤系共生铝土矿协调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底车场(110);
其形成在所述主井(10)周围,且与所述铝土矿运输大巷(40)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与煤系共生铝土矿协调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底煤仓(120)和井底铝土矿仓(130),两者均为一端与井底车场(110)相连通,另一端与主井(10)相连通,分别用于对煤矿和铝土矿起到缓冲中转的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与煤系共生铝土矿协调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铝土矿周围的环形阶段运输巷(150),其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延伸且在横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纵向铝土矿运输巷(151);
沿着横向方向延伸且在纵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横向铝土矿运输巷(152);
所述横向铝土矿运输巷(152)位于至少两个纵向铝土矿运输巷(151)之间并与之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77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