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堆叠式热渗透器和热能-液压能能量转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7886.4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春;李骥;张子康;赵润泽;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B01D61/14;B01D61/3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胡秋萍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叠 渗透 热能 液压 能量 转换 系统 | ||
1.一种堆叠式热渗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式热渗透器包括:N个工作板、(N-1)个微纳孔膜、封装组件、蒸发液入口管道和冷凝液出口管道,N≥3;
工作板和微纳孔膜交错堆叠放置,相邻工作板中一个工作板与微纳孔膜构成蒸发腔,另一个工作板与微纳孔膜构成冷凝腔;
所述微纳孔膜至少包含一层疏水性多孔介质;
封装组件,用于密封蒸发腔和冷凝腔;
蒸发液入口管道,用于连通外部与蒸发腔;
冷凝液出口管道,用于连通外部与冷凝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热渗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腔和冷凝腔在导热方向的厚度均不超过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热渗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选用导热系数≥0.01W/(m·K)的导热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热渗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孔膜为具有微纳复合结构的多孔疏水膜,所述微纳复合结构包括功能层和支撑隔热层,所述功能层等效孔径小于500纳米,所述支撑隔热层等效孔径大于0.5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热渗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式热渗透器还包括:支撑介质,其放置于蒸发腔内;
所述支撑介质的材料为具有微米或毫米孔隙结构的多孔介质。
6.一种热能-液压能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堆叠式热渗透器、热源、冷源、高压储液器和低压储液器;
所述低压储液器与堆叠式热渗透器的蒸发液入口管道连接,所述高压储液器与堆叠式热渗透器的冷凝液出口管道连接;
热源紧贴在堆叠式热渗透器导热方向靠近蒸发腔的一侧,冷源紧贴在堆叠式热渗透器导热方向靠近冷凝腔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能-液压能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式热渗透器中的蒸发腔和冷凝腔在能量转换过程中保持不含不凝性气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能-液压能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系统还包括蒸发液出口管道,其与每个蒸发腔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能-液压能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堆叠式热渗透器内的液体流动方向与水平面存在大于0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78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