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挡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8340.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0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釉镛;金东渊;全旭;林希珍;李龙求;张珠训;文云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2B30/27;G02F1/133;G02F1/1343;G02F1/1362;G09G3/00;H01L27/32;H01L51/52;H04N13/31;H04N13/312;H04N13/366;H04N13/398;G02F1/13357;G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唐京桥;刘雯鑫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挡 面板 | ||
提供了阻挡面板。阻挡面板可以包括基板;跨过所述基板的有源区的沟道电极;连接至每个沟道电极的端部的链接线;以及连接至每个沟道电极的相对的端部的连接线,其中,所述沟道电极被划分为多组,并且每组中处于对应位置的沟道电极连接至同一链接线,其中,所述连接线连接在连接至同一链接线的沟道电极的相对的端部之间,并且其中,每个沟道电极跨过的链接线的数目与所述沟道电极跨过的连接线的数目的总和相同。
本申请为于2018年11月30日提交、申请号为201811454547.3、发明名称为“具有阻挡面板的立体显示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所述母案申请的优先权日为2017年12月29日。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2月2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84364号的优先权权益,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如同在此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阻挡面板实现立体图像的立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显示装置包括实现图像的显示面板。例如,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具有液晶的液晶面板和/或具有发光元件的OLED面板。
显示装置可以使用观察者的眼睛的位置差来实现立体图像。例如,显示装置可以是使用双眼视差不同地提供由显示面板实现的图像的立体显示装置。
立体显示装置可以包括阻挡面板。阻挡面板可以使用从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的路径差来分离提供至观察者的左眼和右眼的图像。例如,阻挡面板可以通过调整施加至以规则间隔设置的沟道电极的电压来形成透射区域和阻挡区域。阻挡区域可以设置在透射区域之间。
阻挡面板可以根据观察者的位置来改变用于立体图像的适当观察范围。例如,阻挡面板可以通过单独调整施加至每个沟道电极的电压来根据观察者的位置移动透射区域和阻挡区域。沟道电极之间的距离可以与根据观察者的位置的适当观察范围的移动距离成比例。例如,当沟道电极的数目增加时,适当观察范围的移动可以是平稳的。然而,当沟道电极的数目增加时,向沟道电极提供信号的链接线的数目可能增加。沟道电极中的每个可以与相应的链接线形成闭环,以防止由于电压降而引起的亮度变化。因此,在立体显示装置中,当链接线的数目增加时,设置在有源区外部的外围区域的尺寸可能增加,使得阻挡面板的整体尺寸可能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的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增加沟道电极的数目并且可以最小化外围区域的尺寸的立体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每个沟道电极的电压降并且可以减小其中设置链接线的外围区域的尺寸的立体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部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研究下文后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学到。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书面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文中所体现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种包括显示面板的立体显示装置。显示面板由显示驱动器驱动。阻挡面板设置在显示面板上。阻挡面板包括沟道电极、链接线和连接线。沟道电极跨过有源区。链接线连接至每个沟道电极的端部。沟道电极被划分为多组,每组中处于对应位置的沟道电极连接至同一链接线。连接线中的每个连接在与同一链接线连接的沟道电极的相对的端部之间。阻挡驱动器通过相应的链接线来控制沟道电极。
每个沟道电极跨过的链接线的数目可以与该沟道电极跨过的连接线的数目成反比。
每个沟道电极跨过的链接线的数目与该沟道电极跨过的连接线的数目的总和可以相同。
有源区可以设置在链接线与连接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8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