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苷元溶胶凝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448655.5 申请日: 2021-04-25
公开(公告)号: CN113201137B 公开(公告)日: 2022-02-08
发明(设计)人: 郅轲轲;侯军伟;齐坤;李梦;袁晖;李胤诚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主分类号: C08G77/26 分类号: C08G77/26;C08G77/06;C08K3/36;C07D311/36;C07D311/40;B01J20/26;B01J20/28;B01J20/30
代理公司: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代理人: 陈静;刘国平
地址: 102249***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豆 溶胶 凝胶 表面 分子 印迹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豆苷元溶胶凝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溶剂I存在下,将大豆苷元、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进行接触混合,得到混合液I;(2)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混合液I与二氧化硅进行接触反应,得到混合液II,将混合液II进行蒸发,得到固体物料;(3)在溶剂II存在下,将固体物料进行索氏提取,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前驱体,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前驱体进行干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大豆苷元溶胶凝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大豆苷元具有吸附选择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苷元溶胶凝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大豆之乡,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通常被用作动物饲料。研究学者从豆粕中提取出了非常引人注目的一类物质---大豆异黄酮,它是大豆中一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迄今为止,在大豆中发现的天然存在的异黄酮共有十二种,其中,大豆苷元是活性最强的化合物之一。

大豆苷元(Daidzein,C15H10O4)的化学名为4’,7-二羟基异黄酮,它的药理作用非常丰富,可以被用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结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而且其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大豆苷元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如果我国的豆粕仅用作动物饲料,这势必造成大豆中高营养物质的极大浪费。因此,对豆粕进行深加工是大豆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大豆苷元提取纯化的新方法和新工艺意义重大。

目前,关于大豆苷元的提纯研究有许多相关文献和专利报道,主要分为溶剂萃取法、酶解法、化学法和吸附法等几种方法。其中,吸附法具有操作简便、无需化学反应和生物降解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吸附剂活性对大豆苷元的吸附不具有特异性和选择性,影响纯化效率。

因此,开发出一种用于大豆苷元的高效识别、吸附和分离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得到的分子印迹材料能够实现对目标分子的特异性吸附。因此,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对大豆苷元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于大豆苷元的吸附,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对特定化合物具有高亲和性和选择性的聚合物制备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其制备简单、性质稳定等优点使其在色谱分离、传感器、模拟酶催化和固相萃取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Wang等人(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9,1216(45):7639-7644.)报道了一种大豆苷元印迹膜的制备方法,采用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作为双功能单体,交联剂选用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通过光引发开始共聚反应。静态吸附实验显示该印迹膜对大豆苷元分子具有高选择性,能够用于大豆苷元的分离富集。

Liang等人(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17,251:542-550.)报道了一种大豆苷元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以大豆苷元作为模板分子,对苯二胺为功能单体,用聚4-苯乙烯磺酸钠包覆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作为载体,在玻碳电极表面发生电聚合。该传感器对大豆苷元具有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可用于大豆苷元的识别和检测。然而,前述两种方法虽然能够在单一体系中实现对大豆苷元的选择性吸附,但是在复杂体系中仍然无法有效对大豆苷元进行提取纯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对大豆苷元的吸附选择性较差而无法实现复杂体系中大豆苷元的提取纯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大豆苷元溶胶凝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8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