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瓜幼苗专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9327.7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田康明;张见;曲丽君;李欣屹;李萍;邢军;金鹏;杨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天丰泽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C05F17/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马云云 |
地址: | 30045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瓜 幼苗 专用 生物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瓜幼苗专用生物肥料,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凹凸棒土4‑12份、菜籽饼4‑15份、玉米芯酵储物复配剂4‑23份、玉米秸秆腐熟剂2‑26份、地瓜粉复配剂3‑19份和复合菌剂1‑5份。本发明所述的黄瓜幼苗专用生物肥料,能够创造良好根际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和对环境资源充分利用的生物肥料,从而提高了黄瓜的口感及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农用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黄瓜幼苗专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肥料具有无污染、无残留、培肥土壤、改善作物品质的优点,因此,生物肥料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主要肥料。与化肥相比,生物肥料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结构组成,改善土壤营养状况,而化肥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养分。与有机肥相比,生物肥料的优点是能够提高作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率,以及恢复土壤健康和调节农作物的自身功能性。
生物肥料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发挥增产作用的。生物肥料本身并不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而是通过自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如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参与养分的转化,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分泌各种激素刺激作物根系发育,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等,以达到促进作物生长的目的。微生物活动需要消耗能量。有机质是微生物的主要能源,有机质分解还能供应微生物养分。
由于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单一菌种、单一功能的微生物肥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而生物肥料可把酶、有机质、微生物有机结合于一体,体现了肥料的速效性、长效性、增效性和抗病性,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均在30%以上,具有松土、养根、肥田、控害,增产等多重功效。
黄瓜是一种高产蔬菜,生长快,结果多,结瓜期长,消耗养分大。它又是浅根作物,根量较少,在土壤中分布较浅,难以利用根层以下的水分和养分,根系耐肥力弱,若一次性施肥过多或肥料浓度过高会发生“烧根”现象,而生物肥不是直接提供作物吸收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磷、钾和多种矿质元素),而是通过大量活的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积极活动来制造和协助作物吸收营养物质或产生生长激素来刺激作物的生长,起到了缓释的效果,因此使用生物肥料能够实现不断地提供黄瓜所需营养物质。
现有生物肥培育出来的黄瓜口感差、甜度低,黄瓜苗生长的不够壮,产量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黄瓜幼苗专用生物肥料,能够创造良好根际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和对环境资源充分利用的生物肥料,从而提高了黄瓜的口感及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黄瓜幼苗专用生物肥料,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凹凸棒土4-12份、菜籽饼4-15份、玉米芯酵储物复配剂4-23份、玉米秸秆腐熟剂2-26份、地瓜粉复配剂3-19份和复合菌剂1-5份。
进一步,所述玉米芯酵储物复配剂是将复合菌剂与粉碎后的玉米芯按重量比1:25比例混合后,调节湿度至50~70%,温度35~45℃酵储15~20天得到。
进一步,所述玉米秸秆腐熟剂是将复合菌剂与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按重量比1:25比例混合后,调节湿度至50~70%,温度55~65℃酵储25~30天得到。
进一步,所述地瓜粉复配剂是将中温α-淀粉酶与地瓜粉按重量比1:1500比例混合后,料水比4:1,水温60~75℃,调匀后自然冷却即得。
进一步,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假单胞菌3-7份、细黄链霉菌2-7份、侧孢短芽孢杆菌3-11份、胶质芽孢杆菌3-13份、解磷解钾菌1-7份、枯草芽孢杆菌2-15份、热带假丝酵母菌1-8份、地衣芽孢杆菌3-9份、巨大芽孢杆菌2-9份、纤维素链霉菌1-9份、沼泽红假单胞菌2-8份;还包括蔗糖或低聚果糖,且蔗糖或低聚果糖与混合菌的重量比为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天丰泽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天丰泽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9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