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9351.0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4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曹莉;赵春霞;朱红磊;赵营颖;任靖娟;谢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李改平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软件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系统,涉及计算机系统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设备调试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录入单元、数据整理单元、任务管理单元和终端交互单元,所述设备调试单元首先对计算机设备进行运行调试,然后利用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进行计算机软件运行数据的采集,并发送至所述数据录入单元进行数据录入,随后对录入的数据利用数据整理单元进行整理,整理后由所述任务管理单元对数据进行分析测试,并最终由终端交互单元进行标准数据的设定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维稳。本发明计算机软件测试系统运行结构设计合理,流畅度高,并新增人机交互模块,将软件运行的服务端与用户端进行对接,形成即时反馈,提升软件的后期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系统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软件(Software,也称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程序是计算任务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文档是为了便于了解程序所需的阐明性资料,软件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用户主要是通过软件与计算机进行交流。软件是计算机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为了方便用户,为了使计算机系统具有较高的总体效用,在设计计算机系统时,必须通盘考虑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以及用户的要求和软件的要求,计算机软件总体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是各类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UNIX等,还包括操作系统的补丁程序及硬件驱动程序,应用软件包括如工具软件、游戏软件、管理软件等,系统软件是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使得它们可以协调工作,系统软件使得计算机使用者和其他软件将计算机当作一个整体而不需要顾及到底层每个硬件是如何工作的,一般来讲,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一系列基本的工具(比如编译器,数据库管理,存储器格式化,文件系统管理,用户身份验证,驱动管理,网络连接等方面的工具),软件测试是使用人工或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软件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软件测试方法的目的包括:发现软件程序中的错误、对软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是否符合合同中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进行有关验证以及评估软件的质量,最终实现将高质量的软件系统交给用户的目的,而软件的基本测试方法主要有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等等,软件测试方法的分类有很多种,以测试过程中程序执行状态为依据可分为静态测试(Static Testing,ST)和动态测试(Dynamic Testing,DT);以具体实现算法细节和系统内部结构的相关情况为根据可分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三类;从程序执行的方式来分类,可分为人工测试(Manual Testing,MT)和自动化测试(Automatic Testing,AT);
目前的软件测试系统运行复杂,操作效率不足,对异常数据难以进行有效整理和分类,并且目前的测试系统基于单通道运行,难以进行用户交互,数据修复整理效率及修复完成度不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系统,包括设备调试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录入单元、数据整理单元、任务管理单元和终端交互单元,所述设备调试单元首先对计算机设备进行运行调试,然后利用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进行计算机软件运行数据的采集,并发送至所述数据录入单元进行数据录入,随后对录入的数据利用数据整理单元进行整理,整理后由所述任务管理单元对数据进行分析测试,并最终由终端交互单元进行标准数据的设定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维稳。
优选地,所述设备调试单元包括对计算机设备的硬件调试和软件参数的调试,所述计算机硬件包括计算机机箱、显示屏、键盘、驱动器、风扇和电源,所述电源安装于计算机机箱内部,所述显示屏、键盘、风扇和驱动器均与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通过传感器、变化器等其他外部设备将压力、温度、光照强度、湿度等非电量信号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电量,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9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