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氧化三锰纳米晶@3D蜂窝状分级多孔网络框架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9704.7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袁永锋;陈露;朱敏;尹思敏;郭绍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62;H01M10/36;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高佳逸;胡红娟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纳米 蜂窝状 分级 多孔 网络 框架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3O4纳米晶@3D蜂窝状分级多孔网络框架碳复合材料,3D蜂窝状分级多孔网络框架碳呈现立体多孔网络框架结构,在其每一个框架体内含有蜂窝状介孔;Mn3O4纳米晶紧密耦合于碳框架表面和蜂窝状介孔内部。其制备方法:首先通过软硬模板法合成3D蜂窝状分级多孔网络框架碳,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在其表面和孔洞内生长MnO2纳米片,煅烧后MnO2分解为Mn3O4纳米晶获得最终产物。本发明可提高Mn3O4的电化学活性和结构稳定性,显著改善其放电比容量、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所述Mn3O4纳米晶@3D蜂窝状分级多孔网络框架碳复合材料作为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系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氧化三锰(Mn3O4)纳米晶@3D蜂窝状分级多孔网络框架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比容量高、易于制造等优点,已成为锂离子电池最有前途的替代者。正极材料是决定ZIBs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在众多潜在的正极材料中,锰基氧化物,特别是MnO2,因其资源丰富、环境友好、放电电压高、比容量大而受到极大关注。对MnO2的广泛研究和显著进展引起了人们对其他锰基氧化物例如Mn3O4的浓厚兴趣,然而挑战仍然存在。Mn2+离子溶解,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大,电导率低,反应动力学缓慢,导致Mn3O4结构严重不稳定,容量衰减快,比容量低,倍率性能差,限制了Mn3O4的实际应用。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高Mn3O4的储锌性能,将Mn3O4材料纳米化,并与各种高导电基底材料复合已成为一种有效策略。公开号为CN11237454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碳布生长的过渡金属离子掺杂Mn3O4纳米片阵列材料,公开号为CN110911653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Mn3O4/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公开号为CN10786348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纳米花球状Mn3O4@不锈钢网的复合材料。不过,这些工作还存在诸如碳布纤维过于粗大,比表面积较小,Mn3O4负载量较低;碳纳米管成本高,Mn3O4与碳纳米管结合强度不足;不锈钢网比表面积极小,负载Mn3O4能力很低等种种不足。研究表明,Mn3O4的结构与负载它的导电基底结构是影响Mn3O4水系锌离子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设计并开发新的Mn3O4结构与导电基底结构,构建新型复合材料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本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n3O4纳米晶@3D蜂窝状分级多孔网络框架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可提高Mn3O4的电化学活性和结构稳定性,显著改善其放电比容量、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Mn3O4纳米晶@3D蜂窝状分级多孔网络框架碳复合材料作为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9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