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深度处理地表水的一体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9792.0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朋;刘进;张健;张超;张新宝;樊震坤;张伟;马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硅元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深度 处理 地表水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深度处理地表水的一体化装置。包括快混器,快混器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变频电磁水处理器进口,变频电磁水处理器出口连接膜处理设备的进水口;膜处理设备内部靠近进水口设置导流板,导流板将膜处理设备内腔上部分为导流进水区和陶瓷平板膜过滤区,膜处理设备内腔下部依次为预沉区和固体浓缩沉淀区,陶瓷平板膜过滤区内设有陶瓷平板膜组件,陶瓷平板膜组件下端设有膜组件曝气管,膜组件曝气管进口通过管线连接曝气风机,陶瓷平板膜组件上部的出水口通过管线连接产水泵,固体浓缩沉淀区底部设排泥口。该装置集混凝、杀菌消毒、沉淀、过滤及光电转换于一体,占地面积小,节能,过滤水质更稳定和优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深度处理地表水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表水在深度净化处理中大多采用较传统的工艺。其工艺为:原水→混凝反应池→沉淀池→砂滤池→消毒池→出水,其工艺处理存在一些弊端:处理流程长,系统总停留反应时间长,造成系统占地面积大;沉淀出水不够稳定,需投加PAM帮助絮凝沉淀,产生反冲洗废水,电耗和药剂费用高;伴随产生大量的淤渣,对环境污染较重。近几年兴起的有机膜除硬装置,工艺为:原水→混凝剂反应池→沉淀池→有机超滤膜过滤→出水,其工艺处理也存在一些弊端:有机超滤膜在运行过程中为防止膜污堵,需要大流量高流速水进行循环,造成系统能耗较高;投加药剂后形成的固体晶体物在高流速情况下,会对膜表面高速摩擦,因此对有机膜材质强度要求极高,目前大多采用进口特种有机膜,系统总投资高;固体晶体物在高流速情况下,容易造成膜的损伤,过滤效果降低、使用寿命短,需频繁更换有机膜,导致后期系统维护更换费用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深度处理地表水的一体化装置,该装置集混凝、杀菌消毒、沉淀、过滤及光电转换于一体,工艺流程更短,占地面积小;节能,过滤产水水质更稳定和优质;系统采用负压抽吸的方式,运行压力低,能耗低;反应过程中无需投加PAM就能直接过滤;药剂投加量少,产生的泥渣量少;系统无需水反冲洗,没有反冲洗废水产生,满足节水要求;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和药剂浪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高效深度处理地表水的一体化装置,包括快混器,快混器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变频电磁水处理器进口,变频电磁水处理器出口连接膜处理设备的进水口;
膜处理设备内部靠近进水口设置导流板,导流板将膜处理设备内腔上部分为导流进水区和陶瓷平板膜过滤区,膜处理设备内腔下部依次为预沉区和固体浓缩沉淀区,陶瓷平板膜过滤区内设有陶瓷平板膜组件,陶瓷平板膜组件下端设有膜组件曝气管,膜组件曝气管进口通过管线连接曝气风机,陶瓷平板膜组件上部的出水口通过管线连接产水泵,固体浓缩沉淀区底部设排泥口。
其中:
优选地,所述的快混器上连接有加药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快混器连接原水管线,所述的产水泵连接产水管线,原水管线与出水管线分别连接智能水务水质在线检测系统,智能水务水质在线检测系统与智能水务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高效深度处理地表水的一体化装置采用变配电储能中心供电。
优选地,所述的变配电储能中心与太阳能发电系统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及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硅元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硅元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9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