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剥离装置及剥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2837.X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6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1/00 | 分类号: | B65H41/00;B65H27/00;H05F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汪阮磊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离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剥离装置及剥离方法,所述剥离装置,用于剥离薄膜,包括:第一辊筒,所述第一辊筒的外表面贴附有所述薄膜;撕膜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辊筒下方;第二辊筒,设置于所述第一辊筒与所述撕膜机构之间,用于剥离时抵接所述薄膜。相较于现有的剥离装置及剥离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所述剥离装置内增设第二辊筒,由于所述第二辊筒设置于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撕膜机构之间,当所述薄膜因张力回弹卷曲,所述第二辊筒可以阻挡所述薄膜的回弹轨迹,使得所述薄膜附着于所述第二辊筒上,从而避免所述薄膜附着于所述第一辊筒上,顺利完成剥离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剥离装置及剥离方法。
背景技术
贴合(Lami)设备主要是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面板的薄膜封装(Thin-Film Encapsulation,TFE)或者蒸镀工艺制作完毕后贴附阻挡层(Barrier Film)或者金属箔(Metal Foil),为了保护OLED面板,防止外部水氧侵入,并起到防止碎屑(Particle)及外部作用力损伤的作用。
目前贴合的具体步骤包括:首先薄膜通过胶材间接粘贴到辊筒上,其次通过剥离头将胶材外侧的薄膜剥离,最后通过辊筒将薄膜转移到玻璃基板上。然而在剥离步骤中存在技术问题:在剥离头将胶材外侧的薄膜剥离的过程中,薄膜因张力回弹卷曲,重新附着于辊筒上,无法顺利完成剥离动作。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在剥离头将胶材外侧的薄膜剥离的过程中,薄膜因张力回弹卷曲,重新附着于辊筒上,无法顺利完成剥离动作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剥离装置及剥离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剥离头将胶材外侧的薄膜剥离的过程中,薄膜因张力回弹卷曲,重新附着于辊筒上,无法顺利完成剥离动作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剥离装置,用于剥离薄膜,包括:
第一辊筒,所述第一辊筒的外表面贴附有所述薄膜;
撕膜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辊筒下方;
第二辊筒,设置于所述第一辊筒与所述撕膜机构之间,用于剥离时抵接所述薄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撕膜机构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辊筒的下边缘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辊筒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静电材料,所述防静电材料包括亚克力、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酰胺和掺杂碳粉的聚四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剥离装置还包括离子发生器和送风机构,所述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所述送风机构的送风口处,所述送风机构的送风口朝向所述第二辊筒。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剥离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一辊筒均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二辊筒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撕膜机构包括剥离头和夹持组件,所述剥离头包括粘性材料,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朝向所述第一辊筒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辊筒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辊筒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辊筒表面的线速度与所述第二辊筒表面的线速度相等。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剥离方法,用于剥离薄膜,所述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剥离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薄膜贴附于第一辊筒的外表面;
利用撕膜机构剥离所述薄膜的一侧边缘部分;
所述撕膜机构与所述第一辊筒发生相对运动;
所述第二辊筒抵接所述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28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