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孔位校准功能的车身加工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3093.3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曹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晨翔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08 | 分类号: | B25H1/08;B25H1/00;B08B5/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林文豪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校准 功能 车身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孔位校准功能的车身加工台,包括底座和两个支撑台,还包括控制器、夹持机构、滑动机构和清理机构,所述滑动机构滑动设置在两个支撑台的顶部,滑动机构包括滑板和旋转组件,夹持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两个夹板,清理机构包括滑动组件和若干个风扇,所述滑动组件设在其中一个支撑台的外壁上,若干个风扇等间距设置在滑动组件的旁侧,旋转组件和驱动组件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具有孔位校准功能的车身加工台,孔位校准更佳精确,能将灰尘等杂质清理,提升车身加工质量,同时耗电量更小,造价更低,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孔位校准功能的车身加工台。
背景技术
车身指的是车辆用来载人装货的部分,也指车辆整体。有的车辆的车身既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又是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车身包括车窗、车门、驾驶舱、乘客舱、发动机舱和行李舱等。车身的造型有厢型、鱼型、船型、流线型及楔型等几种,结构形式分单厢、两厢和三厢等类型。车身造型结构是车辆的形体语言,其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性能。
车身指的是车辆用来载人装货的部分,也指车辆整体。如板车、摩托车、汽车等,都有自己不同的车身。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1.车身孔位无法精确校准,容易造成加工误差。
2.多为几个机构独立运作,耗电量较大,装置的造价较高。
3.孔壁通常沾有灰尘金属碎屑等杂质,不及时清理会对加工造成影响,严重影响车身的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孔位校准功能的车身加工台。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具有孔位校准功能的车身加工台,包括底座和两个支撑台,还包括控制器、夹持机构、滑动机构和清理机构,所述滑动机构滑动设置在两个支撑台的顶部,滑动机构包括滑板和旋转组件,所述滑板滑动设置在两个支撑台的顶部之间,所述旋转组件设在其中一个支撑台的外壁上,所述夹持机构设在滑动机构的顶部,夹持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两个夹板,所述驱动组件设在滑板的顶部一端,两个夹板呈对称设置在滑板的顶部,每个夹板均与滑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清理机构设在其中一个支撑台的顶部,清理机构包括滑动组件和若干个风扇,所述滑动组件设在其中一个支撑台的外壁上,若干个风扇等间距设置在滑动组件的旁侧,旋转组件和驱动组件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两个第一齿轮,驱动电机固定设在其中一个支撑台的外壁上,主动轮套设在其输出端上,两个支撑台的顶部之间插设有第一转轴,从动轮套设在第一转轴上,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第一皮带套接,两个第一齿轮呈对称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两端,滑板的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齿条,每个第一齿轮均与一个第一齿条啮合连接,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滑板的顶部固定设有锥形指示条,其中一个远离控制器的支撑台的顶部设有刻度值,锥形指示条朝向刻度值。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微电机、螺杆和两个第一立块,两个第一立块呈对称设置在滑板的顶部一端,螺杆铰接设置在两个第一立块之间,微电机固定设在其中一个第一立块的外壁上,其输出端与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滑板的顶部另一端呈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立块,每个滑板的另一端均设有直线轴承,两个直线轴承之间插设有导杆,导杆的两端与两个第二立块固定连接,微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二齿条、第二齿轮、拉绳和牵引杆,其中一个远离刻度值的支撑台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导轨,第二齿条滑动设置在导轨的内部,牵引杆呈竖直设在滑板的一端,拉绳固定设在牵引杆的顶部,导轨的旁侧固定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插设有第二转轴,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二转轴的底部,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连接,第二转轴的上半部外壁上套设有往复轮,拉绳远离牵引杆的一端与往复轮套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晨翔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晨翔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0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