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容投切的拓扑信号发送电路及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3491.5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亮;李熊;陆春光;肖涛;葛玉磊;李亦龙;李宏硕;臧人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1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许守金;张建青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容 拓扑 信号 发送 电路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投切的拓扑信号发送电路及识别方法,属于台区拓扑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电容投切的拓扑信号发送电路,包括PWM信号模块、高压MOS管模块、开关模块、电容组模块;所述PWM信号模块,用于产生PWM信号;所述高压MOS管模块,用于控制电容组模块产生交变电流信号;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控制电容组模块接入电源线路;所述电容组模块,用于在电力网络上形成电流信号。本发明通过高压MOS管模块控制电容组模块的通断,并利用电容的容抗特性,按照设定频率进行充电、放电,在电力网络上形成用于拓扑识别的特征电流信号。本发明能够安全、准确的生成拓扑信号,有效减少电力线路的安全隐患,进而实现台区拓扑的准确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容投切的拓扑信号发送电路及识别方法,属于台区拓扑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台区拓扑是指台区内部电表、表箱、分支箱、出线与变压器之间的多级归属关系。台区拓扑关系在电网营销、配电服务等电网业务中应用广泛,它是开展故障诊断、分段线损计算、防窃电、无功优化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国内电网,尤其是低压台区,供电方式复杂多样,存在诸多不规范供电情况,且随着配电网的不断升级,电网线路进行改造,老旧或故障电表也经常需要进行更换,种种原因造成了台区拓扑关系时常变更,难以梳理。台区拓扑关系不明确对电网业务的深化展开,对电网营销、配电服务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很大困难。
进一步,现有方案通常使用畸变电流、电压方式产生拓扑信号,但此类方案可能会对电力线路造成安全隐患,并且也没有阐述具体的拓扑结构,导致电流特征电流信号无法准确生成,进而影响台区拓扑的准确识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容投切的拓扑信号发送电路及识别方法,通过高压MOS管模块控制电容组模块的通断,并利用电容的容抗特性,按照设定频率进行充电、放电,在电力网络上形成拓扑识别用的特征电流信号,能够安全、准确的生成拓扑信号,有效减少电力线路的安全隐患,进而实现台区拓扑的准确识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电容投切的拓扑信号发送电路,
包括PWM信号模块、高压MOS管模块、开关模块、电容组模块;
所述PWM信号模块,用于产生PWM信号,作用于高压MOS管模块的栅极;
所述高压MOS管模块,用于控制电容组模块产生交变电流信号;
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控制电容组模块接入电源线路;
所述电容组模块,用于在电力网络上形成电流信号;
当开关模块闭合时,电容组模块通过电源线路进行预充电;
所述PWM信号模块生成PWM调制波形对高压MOS管模块的栅极进行驱动;
所述电容组模块根据高压MOS管模块的通断情况,并利用电容的容抗特性,按照设定频率进行充电、放电,在电力网络上形成一交变电流信号,即用于拓扑识别的特征电流信号。
本发明经过不断探索以及试验,设置PWM信号模块、高压MOS管模块、电容组模块;通过高压MOS管模块控制电容组模块的通断,并利用电容的容抗特性,按照设定频率进行充电、放电,在电力网络上形成一交变电流信号,即用于拓扑识别的特征电流信号。
进一步,本发明能够安全、准确的生成拓扑信号,有效减少电力线路的安全隐患,进而实现台区拓扑的准确识别,方案简单、易于实现。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所述电容组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其分别与火线相连接;
所述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的容值决定了特征电流的信号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