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于间隙调节的双动辊辊压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4243.2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9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郝理想;李晓平;韩楷;李刚;贲道春;丁同华;王秀娟;周丽;周文华;田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4/32;B02C4/42;B02C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潇 |
地址: | 2266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间隙 调节 双动辊辊压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间隙调节的双动辊辊压机,其包括主机架、进料装置、两个动辊装置和两个驱动装置。进料装置、两个动辊装置和两个驱动装置均设置于主机架上,两个动辊装置位于进料装置的下方,并且与两个驱动装置对应连接。每个动辊装置包括活动轴承座和动辊,动辊设置于活动轴承座上,且两个动辊装置的动辊呈相对设置。每个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位移检测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与对应活动轴承座连接,位移检测组件设置于主机架上,位移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活动轴承座的位移。本申请取消了现有辊压机主体中的定辊设置方式,将其设置为两个动辊,如此可以在0‑120mm之间任意调整,可以增辊压机的粉磨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辊压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间隙调节的双动辊辊压机。
背景技术
辊压机作为脆性物料专用粉磨设备,它能在极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下,实现水泥生料、水泥成品、矿渣等脆性物料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同时设备工作的噪音、粉尘等均较小,改善了工人劳动环境,因此,在脆性物料粉磨行业上,得到了的广泛的应用。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辊压机主体都是由一个定辊和一个动辊组成,辊缝的大小只能由一侧的动辊调整,由于减速机和辊子轴承的承受能力,动辊的安全位移范围只能在0-60mm之间调整,而两个辊子之间缝隙的大小决定了其产量,这样就大大地浪费了其本身强大的粉磨能力,做功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间隙调节的双动辊辊压机。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便于间隙调节的双动辊辊压机,其包括:主机架;进料装置,设置于主机架上;两个动辊装置,设置于主机架上,且位于进料装置的下方,每个动辊装置包括活动轴承座和动辊,动辊设置于活动轴承座上,且两个动辊装置的动辊呈相对设置;两个驱动装置,设置于主机架上,并且与两个动辊装置对应连接,每个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位移检测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与对应活动轴承座连接,位移检测组件设置于主机架上,位移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活动轴承座的位移。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位移检测组件包括伸缩位移传感器和限位支座,伸缩位移传感器设置于主机架上,限位支座设置于活动轴承座上,限位支座具有一支杆,支杆与伸缩位移传感器相接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伸缩位移传感器位于活动轴承座的上方,限位支座位于活动轴承座的顶部,支杆与伸缩位移传感器正交接触。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分别连接PLC控制装置,PLC控制装置驱动两个第一驱动组件独立工作。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打散装置,设置于主机架上,且位于两个动辊装置的下方,打散装置包括耐磨壳体、耙式打散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耐磨壳体位于两个动辊之间,耐磨壳体的上、下两端呈敞口设置,而耙式打散组件设置于耐磨壳体内,并且与第二驱动组件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耙式打散组件包括旋转轴、多个T字型打散棒和至少一根打散叶片,多个T字型打散棒沿着旋转轴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旋转轴的一端,至少一根打散叶片设置于旋转轴的一端,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耐磨壳体而与第二驱动组件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联轴器和变频调速减速电机,变频调速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旋转轴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打散装置还包括转轴耐磨衬板和壳体耐磨衬板,转轴耐磨衬板包覆于旋转轴上,壳体耐磨衬板设置于耐磨壳体的内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4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