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透明LED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4663.0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4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曾培鑫;郭伟杰;黄上琳;陈忠;吕毅军;郑振耀;高玉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H01L25/075;H01L33/54;H01L33/6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李艾华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透明 led 显示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包括:第一透明柔性基板、第二透明柔性基板和透明封胶层;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上表面设置有线路层,所述线路层设置有导线区和焊盘,所述焊盘上设置有LED光源,所述LED光源与焊盘之间通过导电介质键合在一起,所述线路层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的面积,所述透明封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上表面和所述第二透明柔性基板下表面之间,并将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柔性基板面对面地粘合成一体。本发明既能够实现柔性透明显示,又能够保障LED光源键合电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透明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显示屏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界面,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显示屏的功能提出了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柔性显示屏、透明显示屏等新应用、新需求已经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柔性透明LED显示屏能够将LED显示屏的高发光效率、柔性显示屏的异形功能化应用、透明显示屏的场景化切换功能相融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专利CN101088140,把LED的p和n两侧分别与上导电基片和下导电基片表面接触,并用热融粘结剂将上下导电基片粘合,实现柔性LED显示屏,其缺点在于热融粘结剂发生热胀冷缩时,会发生纵向体积变化,导致LED与上下导电基片的电接触不稳定,产品稳定性不足,且经受长期冷热冲击或者多次柔曲折弯后产品极易因LED电接触被破坏而失效。中国专利CN209767686,将LED格栅式显示屏和液晶显示屏合并在一起,两种传统技术相结合的产品稳定性较好,能够实现透明显示,但是无法实现柔性显示。因此,现有技术尚无法实现高可靠性的柔性透明显示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柔性透明LED显示屏。
本发明采用根据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包括:第一透明柔性基板、第二透明柔性基板和透明封胶层;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上表面设置有线路层,所述线路层设置有导线区和焊盘,所述焊盘上设置有LED光源,所述LED光源与焊盘之间通过导电介质键合在一起,所述线路层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的面积,所述焊盘和LED光源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LED光源排布成阵列;所述透明封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上表面和所述第二透明柔性基板下表面之间,并将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柔性基板面对面地粘合成一体。
优选的,所述线路层为金属网格线路,所述金属网格线路的导线区设置有金属线和镂空区,所述镂空区用于透光。
优选的,所述线路层为铜箔线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上表面与线路层之间还设置有粘合层和透明树脂基材层,所述透明树脂基材层的下表面由粘合层固定至第一透明柔性基板上表面,所述线路层设置于所述透明树脂基材层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焊盘包括至少一个端部焊盘,所述端部焊盘上键合有转接板、插接端子或柔性排线。
优选的,所述第二透明柔性基板下表面设置有电容式触控线路层,所述电容式触控线路层还设置有端部FPC。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柔性基板的材质均为柔性玻璃,其厚度不大于100微米,所述导电介质的材质为锡膏或者导电胶。
优选的,所述透明封胶层的厚度大于所述LED光源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LED光源内设置有LED芯片,所述LED芯片包括三颗,分别为红光LED芯片、绿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所述LED光源还设置有封装支架、封装胶和遮光胶;所述封装支架设置有一个碗杯,所述LED芯片设置于所述碗杯的内底面上,所述封装胶填充该碗杯并将所述LED芯片完全覆盖,所述遮光胶设置于所述封装胶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4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