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硫醚/尼龙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4664.5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宇;金江彬;张思灯;金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学院;浙江明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1/02 | 分类号: | C08L81/02;C08L77/02;C08L51/06;C08K5/1539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何秋霞;胡红娟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苯硫醚 尼龙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苯硫醚/尼龙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分包括质量比为100:30~50:2~5:1~3的聚苯硫醚、尼龙6、相容剂、六氟二酐,将原料干燥混合,熔融挤出、水冷并造粒,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以六氟二酐作为聚苯硫醚和尼龙6的助增容剂,由于六氟二酐分子二端均含有酸酐基团,能与聚苯硫醚和尼龙6都发生反应提高两者相容性,同时六氟二酐为含有刚性基团的白色粉末,在基体中均匀分散起成核剂作用使球晶变小,起到刚性粒子增强增韧效果,且由于六氟二酐中含有大量的电负性较大的氟原子,可起到润滑剂作用,有利于聚苯硫醚和尼龙6制品的脱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苯硫醚/尼龙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苯硫醚(PPS)是特种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热、耐腐蚀、耐辐射和阻燃性能,但存在材料较脆、断裂伸长率低、价格昂贵等缺陷。尼龙是用量最大的工程塑料,尼龙6(PA6)在尼龙系列中应用普遍,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自润滑性和价格低廉的特点,用PA6作为分散相添加于PPS中,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升韧性的目的。
为了提升聚苯硫醚/尼龙6之间的相容性,采用马来酸酐类相容剂如马来酸酐接枝SEBS、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是工业化生产的常用解决途径,但马来酸酐类相容剂的接枝率低,为了强化聚苯硫醚/尼龙6间界面结合,只能大量的添加马来酸酐类相容剂,但会大幅降低该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
CN104072991A公开了一种聚苯硫醚/尼龙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材料组分:50~90份聚苯硫醚、10~50份尼龙、2~10份相容剂、0.5-4.5份异氰酸酯、0.1~0.5份抗氧剂和0.2~1.0份润滑剂。该发明选择具有高强度、较高韧性的尼龙对聚苯硫醚合金化增韧,加入一定量的相容剂,改善聚苯硫醚与尼龙间的相容性,并使用异氰酸酯作为化学处理剂,连接聚苯硫醚、尼龙的大分子链段,使合金组份间形成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合金材料的冲击强度。然而,异氰酸酯具有一定的毒性化学品,对环境造成污染,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比较困难。
CN102276982A公开了一种聚苯硫醚与耐高温尼龙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为了改善聚苯硫醚与尼龙的相容性,采用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SEBS、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中的一种或几种,但这种马来酸酐类相容剂接枝率一般仅为1-2%,低接枝率会影响聚苯硫醚和尼龙间的相容性改善效果。因此,聚苯硫醚与尼龙间的相容性改善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聚苯硫醚与尼龙之间的相容性不佳,常见的马来酸酐类相容剂添加量大,或对两者材料之间的相容性改善效果仍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聚苯硫醚/尼龙6复合材料,在马来酸酐类相容剂的基础上,采用六氟二酐作为助相容剂,提升聚苯硫醚/尼龙6之间的相容性,并起到刚性粒子增强增韧作用,以提高聚苯硫醚/尼龙6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苯硫醚/尼龙6复合材料,其原料组分包括质量比为100:30~50:2~5:1~3的聚苯硫醚、尼龙6、相容剂、六氟二酐。
本发明中在常规相容剂的基础上,加入六氟二酐作为聚苯硫醚和尼龙6的助增容剂,六氟二酐分子另一端的酸酐基团又可以与聚苯硫醚的-SH官能团发生酯化反应。同时,马来酸酐官能团与PA6的末端胺基反应形成酰亚胺键,起到反应型增容剂的作用(见图1聚苯硫醚、尼龙6、六氟二酐间的反应原理图)。该助增容剂的添加强化了聚苯硫醚和尼龙6间的界面结合,与常规相容剂一同作用,共同提升体系的相容性。
而另一方面,六氟二酐为含有苯环的刚性粉末,在体系中容易均匀分散,可对聚苯硫醚/尼龙6复合材料起到成核剂和刚性粒子增强作用。由于六氟二酐中含有的大量氟原子会起到润滑剂作用,使制品加工时更易脱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学院;浙江明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学院;浙江明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4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