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型Nb3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5815.9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2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潘熙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2/02 | 分类号: | H01B12/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nb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型Nb3Al前驱体线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无中心Nb棒的方式,将Nb箔和Al箔自卷绕成Nb‑Al复合棒;并将该Nb‑Al复合棒装入Ta管,并用孔型轧制方法加工Ta/Nb‑Al单芯棒;随后,将Ta/Nb‑Al单芯棒和中心Nb棒装入含Ta或Nb阻隔层的二次复合Cu‑Ni包套管;最后通过挤压或拉拔的方法将上述复合体加工成线材,即获得高品质的多芯Nb3Al前驱体线材。该方法制备的Nb3Al线材,塑性加工过程中不容易断线,各项性能指标与常规方法制得线材的各项性能指标相当,因此导线成品率更高、线材制备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导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型Nb3Al前驱体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更好的应力-应变容许特性,优良的高场载流密度性能,铌三铝(Nb3Al)低温超导体,被认为是未来铌三锡(Nb3Sn)超导体的替代材料;在磁场强度15 T(特斯拉)的高能粒子加速器、核磁共振谱仪(NMR)、以及磁约束核聚变(ITER)等较多领域高场超导磁体应用上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
目前,高载流密度的Nb3Sn超导线材,通常采用内锡法制备,但是内锡法Nb3Sn线材在工程应用上,存在以下困难:(1)应力-应变作用下超导载流性能衰减很快;由于内锡法Nb3Sn线材在热处理时,Sn源会经过Cu的通道向Nb扩散,最后在Nb位置生成Nb3Sn超导体;因此,原先Sn所在的位置会留下尺寸较大的孔洞,从而严重影响线材的应力-应变容许特性;(2)热处理时间长;由于铌三锡属于晶界钉轧超导体,为了降低超导体晶粒尺寸,通常采用低温、长时间的热处理工艺,因此热处理时间需要200小时;磁体制作工艺复杂、磁体失败风险大。为了解决以上高场超导磁体制作工艺的困难,下一代大型高场超导磁体将采用Nb3Al超导线材或电缆导体绕制而成。
通常的Nb3Al前驱体线材,采用Nb中心棒,Nb箔和Al箔卷绕的方法制备成单芯棒,随后将若干根单芯棒装入二次包套管中,经过静液挤压的方法加工成多芯Nb3Al前驱体线材。同时,为了解决Nb3Al前驱体线材低温、较低磁场下磁通不稳定的难题,在现有的Nb3Al前驱体线材制作工艺中,还会在Nb箔和Al箔卷绕结束后,然卷绕2-3层的Ta箔,作为多芯线材中Nb3Al芯丝之间的阻隔层。
但是,在以上现有的Nb3Al前驱体线材制作工艺中,工程化大批量制备会存在以下难题:
(1)临界电流(
(2)在目前现有的制备工艺中,如果不采用Ta阻隔层,导线绕制成磁体后,磁体在励磁过程中存在失超(即:磁通不稳定)的风险;但是如果采用现有工艺增加Ta阻隔层,导线加工过程中会存在频繁断线的问题,量产过程中成品率,导致线材加工昂贵,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3)采用两次静液挤压是目前常规的制作Nb3Al前驱体线材公认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在室温条件下,保证Nb箔和Al箔之间的良好结合。该方法是在Nb箔和Al箔卷绕完后装入一次金属包套管,随后静液挤压和拉拔加工,获得单芯棒;然后通过单芯棒组装后装入二次包套管,再次进行静液挤压后,获得二次挤压的复合棒材,随后加工成多芯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58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电路板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 下一篇: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