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危险废物刚性填埋单元的封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5817.8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贺真;齐长青;罗彬;陈雨;洪慧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张焕响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险废物 刚性 埋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危险废物刚性填埋单元的封场系统,封场系统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水平向导气层、防渗结构和阻隔保护结构;防渗结构固定在刚性填埋单元的池壁顶部,阻隔保护结构将防渗结构的外沿压紧在刚性填埋单元的池壁顶部;水平向导气层、防渗结构和阻隔保护结构的中部设有竖直向排气管道,将水平向导气层中的气体进行收集导排。本发明不仅能够满足《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中关于刚性填埋场的封场要求,而且实现了危险废物与外界环境的阻隔及填埋废物中气体的收集导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险废物刚性填埋单元的封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的实施,绝大部分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采用的都是刚性填埋场的形式;而按照《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要求,刚性填埋场应设计成若干独立对称的填埋单元,每个填埋单元面积不得超过50m2且容积不得超过250m3。所以现阶段新建的刚性填埋场需要按照填埋单元来进行填埋作业,当填埋至设计标高后即对单个填埋单元进行封场,《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对柔性填埋场的封场系统做了较为详细的要求,对刚性填埋单元仅提出填满后应及时对该单元进行封场,封场结构应包括1.5mm以上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及抗渗混凝土的要求。未做更为详细的要求,因此现阶段新型刚性填埋单元封场系统处于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封场系统及工艺,急需提出一种合理的专门针对刚性填埋单元的封场系统及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危险废物刚性填埋单元的封场系统,其不仅满足规范要求,同时简单易于实施、阻隔性能好、能够抵抗不均匀沉降、防渗结构长期稳定性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危险废物刚性填埋单元的封场系统,刚性填埋单元内填埋有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的顶部设有封场系统;所述封场系统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水平向导气层、防渗结构和阻隔保护结构;
所述防渗结构固定在所述刚性填埋单元的池壁顶部,所述阻隔保护结构将所述防渗结构的外沿压紧在所述刚性填埋单元的池壁顶部;
所述水平向导气层、防渗结构和阻隔保护结构的中部设有竖直向排气管道,将所述水平向导气层中的气体进行收集导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向导气层为砂砾层,砂砾层的厚度不小于100mm,砂砾的粒径为4~8mm,砂砾中碳酸钙含量≤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渗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膜下保护层、防渗层和膜上保护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渗层与所述刚性填埋单元的池壁防渗膜挤压焊接固定,所述膜下保护层、防渗层和膜上保护层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垫片固定在所述刚性填埋单元的池壁顶部,所述防渗层与所述竖直向排气管道采用管靴进行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垫片为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沿刚性填埋单元池壁顶部通长设置,所述不锈钢板宽度不小于40mm、厚度不小于4mm;
所述固定螺栓为不锈钢膨胀螺栓,规格为M8、M10或M12,所述不锈钢膨胀螺栓的设置间距不超过200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膜下保护层和膜上保护层为无纺土工布,规格不小于600g/m2;所述防渗层为HDPE膜或LLDPE膜,厚度不小于1.5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隔保护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半刚性阻隔保护层和刚性阻隔保护层,所述半刚性阻隔保护层的顶部与所述刚性填埋单元的顶部平齐,所述刚性阻隔保护层压在池壁顶部固定的防渗结构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刚性阻隔保护层为中粗砂层,中粗砂层的厚度100mm,中粗砂层中粒径0.5mm的颗粒物含量50%且不含有粒径5mm的尖锐颗粒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5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